“东方之星”沉船事件救援一线:我们一刻不曾放弃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朱继红 鼓绍荣 等责任编辑:吴昊
2015-06-04 14:27

不停,一刻不停!

距离“东方之星”翻船已经过去20多个小时。令人揪心的是, 400余人仍然生死不明。官兵们知道,脚下的这片长江大马洲水道不仅牵动着失事游轮乘员家人的神经,也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无数人都在心急如焚地期待着奇迹能够出现。这一刻,大家多么希望时间过得慢些,再慢些。

快!快!快!……6月2日上午11时,正在前往粤东海训的42集团军某特战旅接到命令,立即组织65名“蛙人”赶赴事故现场。受领任务,装不卸甲,参谋长田伟立即带队火速赶到广州南站乘坐高铁。机动一路,部署一路。他们在高铁上召开临时支委会,成立健全组织、明确任务分工。19时50分,列车抵达岳阳站,救援队顾不上吃饭,立即摩托化机动至监利县荣城镇大马洲地域。

2日23时,在现场急切待命了11个小时的某舟桥旅终于接到赶赴沉船现场救援的命令,要求构筑救援通道。15分钟后第一艘汽艇安全下水。11时30分, 60名官兵乘艇奔赴救援现场。即将构筑的1号、2号救援通道是距离翻船事故最近的两个通道。坡度高达70度,且坡面狭窄、路面湿滑,为了给白天的救援打开两条快速救援通道,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官兵们就装填沙袋300袋,构筑通道60余个平方。3个小时内,就构筑出两条宽2.5米,长70米的救援通道。

3日凌晨,沉船事发地大马洲水道北岸大堤上灯光点点,下游江面各类船只发出的强光寸寸探搜,那是湖北荆州军分区、湖南岳阳军分区、某预备役团的救援官兵仍沿线搜救。荆州军分区领导告诉记者,下游沿线的人武部官兵和民兵预备役部队都已闻令而动,在江面上与时间赛跑。

困难,何惧困难!

记者从气象水文部门了解到,截至6月3日上午,轮船倾覆地湖北监利在24小时内降水量超过150毫米。在事故现场,不时有大风暴雨来袭,给官兵行动带来极大麻烦。

“保证完成任务!”记者每到一处救援点,每采访一名官兵,听到的都是坚定的语气,看到的都是坚毅的眼神。“困难?我们不怕困难!”一名稚气未脱的义务兵对记者说。其实,在救援现场,连续20多个小时不睡觉已是常态,从早到晚顾不上吃饭也是常事。身上湿漉漉的衣服好几斤重,作战靴里几乎灌满江水。某通信团现场保障人员进行设备调试维护等工作,通宵达旦坚守战位。

据某特战旅“蛙人”介绍,这次救援队使用的全部是新式空气压缩瓶,容量和承受压强较大,失事地点江水浑浊,而且有漩涡危险,还要防止血吸虫病,但他们很有信心。队员戴世宝说道:“群众生命重于泰山,再大的危险也不怕。”

3日凌晨,某舟桥旅构筑救援通道现场,由于大雨不停,积水太多,官兵们每一锹下去都会溅起泥水,溅到身上、脸上、眼睛里。雨水把道路、堤坝冲得湿滑不堪,战士们干脆扛起沙袋从堤顶直接滑行到坝底,放下沙袋再爬上去,再滑下……

同一时间,在甲板上,武汉总医院的医疗队员们的衣服早已湿透,可是他们担心耽误了救援时间, 无论领导怎么劝说,谁都不愿意到船舱待命 ,全部在救援船甲板上等待奇迹的出现。冷风袭来,几名女队员抱成一团蜷在甲板,目不转睛地盯着牵动潜水员的缆绳。

(综合身在救援一线的朱继红、鼓绍荣、苏俊杰、李志国、王宇、王晓永、邓志刚等提供信息)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