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卫星:拥有博士学位的专家型将军领队

来源:新华社作者:梅世雄 赵振威责任编辑:张硕
2015-08-27 17:43

“刘老庄连”英模部队方队将军领队之一、济南军区装备部副部长刘卫星是一名拥有博士学位、获22项军队科技进步奖、7项国家国防发明专利的专家型将军领队。

从军37载,今年56岁的刘卫星在我军装备保障战线战斗37年,始终围绕“能打仗、打胜仗”破解保障难题。

前些年,某部列装了某新型防空导弹。官兵们欣喜之余,对同步配发的这型导弹模拟训练器的使用感到憷头。

难题“会诊”后,拥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学位的刘卫星准备对机器进行“整形换件”。他带领课题组成员连续奋战了近两年,攻克了“方位角测量”这一难题,综合运用仿真技术、传感技术、激光技术、数字技术,最终研制出体积小、重量轻、性能好、仿真度高的新型“便携式导弹数字模拟训练器”。

这项成果,后来获得了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其中研发的“偏振光强相位检测法测量姿态角”技术,荣获诺贝尔世界发明成果国际优秀奖。

目前,这型导弹模拟训练器已定型生产,为部队院校训练教学提供了先进、高效的训练平台。

打赢急需什么,刘卫星就刻苦钻研什么、创新什么。他意识到,必须尽快探索未来战场弹药科学化、精确化保障模式。

从2002年开始,刘卫星带着课题组,下部队、到仓库、访工厂,获取了大量新型武器及弹药的第一手资料;先后到40多所军地院校和科研院所,拜访专家教授,搜集、检索国内外武器装备保障前沿的理论文献,研究世界著名跨国公司的经营模式。经过潜心钻研和系统论证,刘卫星翻译出100多万字的外军军事技术资料和装备器材说明书,写出10多万字的《武器装备战场物流学》,提出全新的保障理论,使战场武器装备供应保障的核心资源实现了从“实物流”向“信息流”的转变,被军内外专家誉为“战场物流第一人”。

次年,军区实战演习中,运用刘卫星提出的这一理论实施保障,战场弹药保障实现了快捷、精准、可持续。

2008年夏,军区炮兵防空兵部队一次实弹战术考核中,有台重型反坦克导弹发射车出现故障,考核被迫中止。如何让武器装备“有知觉”“能思考”“听命令”“会说话”?刘卫星将目光投向了“军事物联网”这个新事物,探索适应未来战场的装备保障模式。

经过6年埋头耕耘,2014年12月,“基于军事物联网的导弹装备智能维修保障研究及应用”项目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这次阅兵训练中,某方队首次安装了由刘卫星主持研发的一套基于物联网的车辆技术状况及训练监控系统,能够对装备的转速、油温、水温、油压、气压等信息进行实时监控,极大提高了训练效益。

从排长到将军,从学员到专家,刘卫星始终牢记职责,埋头实干。

担任弹药导弹处处长时,刘卫星建议大规模销毁废旧弹药,消除安全隐患。销毁期间,他逐个流程把关,逐个项目检验,展开了16种报废弹药销毁试验,摸索出一整套成熟的销毁技术,研制出“黄磷填充特种弹处理系统”等10多种销毁设备,提高了处废效能和安全系数。他带领技术骨干,利用87天时间,行程9000余公里,对16个单位的49万件废旧危险品弹药,进行了一次性销毁,排除了重大安全隐患。

为解决弹药储备保障的防潮问题,刘卫星带技术人员多次到海岛弹药库调研,摸清了120多条洞库的第一手资料。经过50多次反复实验,研制出洞库防潮新技术,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成果获国家专利。这项技术推广到全军后,已改造升级了200多条洞库。

(新华社北京8月27日电)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