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返故地,汉克斯激动地与前来机场迎接他的北京航空联谊会华人杰教授热烈拥抱。
两位美国老人的驼峰梦
驼峰空运53号飞机残骸被勘查的消息,使美国驼峰老飞行员们同样激动不已。
1943年当53号飞机失事后,福克斯孩提时代的老朋友汉克斯于当年10月来到中国,他不相信福克斯会死在那个峡谷中。为了寻找福克斯,为了支持中国抗战,作为飞行员的汉克斯也加入了驼峰飞行。一年后的1944年10月,中国军队收复被日军占领的片马不久,汉克斯和中国航空公司另外两名美籍飞行员及十几名中国军民组成营救队,向片马53号飞机失事处进发,在原始森林中跋涉9天9夜,但最后因断粮缺水和突发疾病而宣告失败。自那以后,半个多世纪以来,再回驼峰探寻老友的梦想一直萦绕着汉克斯。
除了像汉克斯这样的美国驼峰老飞行员怀着重返驼峰的梦想外,一位在驼峰空运时期还是小女孩、如今已62岁的美国人夏兰女士也怀着一个很强烈的驼峰梦。夏兰一家四代与中国有着密切的关系,其父在抗日战争时期曾任中国政府的盐务官,日军进攻香港时,其父参加了武装抵抗,被日军炸死,其母被日军关进香港的集中营。年幼的夏兰和弟弟随着中国保姆从重庆流浪到昆明,途中多次遭到日军飞机扫射,险些丧命,后于1942年圣诞节前被中国航空公司飞行员营救,通过驼峰航线来到印度加尔各答,然后再从印度返回美国。童年时的经历使夏兰终身难忘,当53号飞机残骸被发现的消息传到海外时,夏兰决定借这次机会重返中国,重返驼峰,寻找过去的足迹。
1997年6月5日,已80高龄的汉克斯和夏兰在昆明巫家坝机场相遇了,两位老人眼中闪着泪花,与前来迎接他们的北京航联会副会长华人杰、昆明航联会副会长高丽良等人紧紧握手。他们没有想到,半个世纪之后会在驼峰航线的一端———昆明巫家坝机场相逢。
当汉克斯从中国人员手中接过53号飞机上的零件时,老人先是仔细端详,然后肯定地说:“就是它,53号飞机!就是他,亲爱的福克斯!”
在滇缅公路起点处,夏兰抚摸着一棵树,流着泪向记者叙述了童年的遭遇。她说:“我爱中国,怀念驼峰的山山水水。在那样艰险的情况下,中美两国人民能并肩开辟出一条航线,支援反法西斯的战斗,如今中美两国人民依然能排除万难,世代友好下去!”
(原载1997年7月18日解放军报,照片由李国华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