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周报:执飞驼峰航线期间,在这条航线,你一直执飞客运航班,是不是要求更高?
陈文宽:没错,要求更高。
时代周报:为什么?
陈文宽:你肯定知道,因为客机不配降落伞,一丁点差错就是死路一条,不仅是我一个人的事情,那是全机乘客的生命。
时代周报:当时一架飞机的寿命只有90天左右,也就是说,三个多月,这架飞机必摔无疑。摔得这么多,而中航又非真正意义上的军事单位,无论是美国人还是中国人,没有出现一个逃兵,这是为什么?
陈文宽:非常简单:契约、承诺。承诺是,既然我答应了就要飞过去,哪怕摔掉。契约是,我们都是和公司签了合同的,签了合同,必须执行。中国员工还要再加上一点,全力抗战,早一天把日本人赶出去。
战后经营航空公司
时代周报:你们探索驼峰新航线回来以后,为表彰你们,国民政府专门给机组每个成员颁发了刻有“蒋中正”字样的手表,对吗?
陈文宽:我确实得到一块表,但并没有任何题字。
时代周报:什么原因?
陈文宽:呵呵,可能中间被掉包了。国民政府也有腐败,否则最后就不会败退台湾了。
时代周报:作为航空公司副总经理,你后来为什么不阻拦你的员工拆散公司?
陈文宽:我是航空公司副总经理,我的职责是让大家有工作,有薪水,中航搬迁香港后,随着空域的不断萎缩,航线没剩几条,给员工发放薪水都很困难,此时我非常焦急,也非常难过。部分员工选择北飞,如果既能挽救航空公司又能找到饭碗,我很欣慰。
时代周报:你可以选择向高层告发,这样,大家都可以去台湾了,你还可以立功受赏……
陈文宽:我在美国长大,所受教育中,没有告密文化,用同伴的血领赏金,我不会。做人,要有底线。
时代周报:两航北飞后,你去了哪里?
陈文宽:我去了台湾,在那里创办了复兴航空公司。
时代周报:经营好吗?
陈文宽:不好。
时代周报:为什么?
陈文宽:航空公司必须和政府勾结,拿到热门航线航行权,才能赚钱,才能赢利。复兴没有好航线,所以上世纪70年代我就退出了,反过来这也可以证明,我不和上层勾结。
时代周报:北京航空博物馆机坪上现在还有一架康维尔—240飞机,号称“空中行宫”。这架飞机是你当年亲自去美国买回的并亲自飞回来的吧?
陈文宽:是,当年它是最好的飞机,我一共买了四架,因为这架被飞回来了,另外三架就没再要。
时代周报:我知道,你在2005年曾悄然去北京,看过它。并在锈迹斑斑的康维尔—240旁站立很久,看见飞机一个发动机不见了。
陈文宽:是的。
时代周报:你说了什么?
陈文宽:谁把我的飞机拆了……
(本文选自时代周报2011年12月15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