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上入党一生一次,思想上入党一生一世。
“红色前哨”的光芒之所以愈加耀眼,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有一批信念坚定、忠诚勇敢的党员队伍。他们始终站在前列,不怕苦累、不怕艰辛,在高山海岛上燃烧着青春岁月,为祖国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天网铁盾。
采访中,许多战士都说着同一句流传已久的话:“当我们举起右手站在党旗下,我们的一切就属于她了!”
党员就得有人生厚度
这种厚度就是思想觉悟和吃苦奉献的程度
在采访高级工程师苑利军时,他的一句话始终萦绕耳畔:“一名党员不管能活多久,只要做了有意义的事,他的人生就厚实了。虽然我付出了好多,失去了好多,但我是‘红色前哨’传人,我传承了这一红色血脉,我的人生就比别人更有意义和价值!”
苑高工是国务院特殊津贴的获得者,空军级专家,为人朴实。讲话中没有华丽的词藻,一直都在憨笑。苑高工不仅在旅里兵龄最长,获得的荣誉也最多。在他的家里,没有高山流水的字墨书画,周围墙上满满的都是奖状,到底有多少,他自己也说不出准确的数字。
去年七月一日,苑高工作为全旅最老的党员,在“红色前哨”纪念石面前带着全体机关干部党员宣誓。讲话中,他说,“当我们举起右手站在党旗下,我们的一切就属于她了!我的党龄有30年了,每年都举起一次右手。但,我心里的右手始终高举,永远也不落下。”许多人都被这老同志的精神所打动。
2011年,老苑随部队参加某机动演习,旅领导、老伴孩子都劝他别去了,他说,党员就得战斗,不战斗怎么能成党员?
在西北期间,他和大家一起战风沙,一起熬夜,在恶劣的天气下,以极其负责的态度确保了装备的正常运转。一次,临战前雷达发生故障,老苑通宵修理雷达,整整10个小时。故障排除了,他的全身冻得麻木了。那次战斗取得了胜利,领导说你的任务完成了,还是回单位吧。老苑在病床上笑着说,“老当益壮,轻伤不下火线,老党员不带头谁带头?”
老苑告诉笔者,那一次,指挥部还给他们几个同月生的人举办了集体生日会。和一帮年轻人打打闹闹,蹦蹦跳跳,他突然发现,“人可以老,但是党员始终不会老。”
战士王林感慨地说:“苑高工的精神告诉我,一名合格的党员,不在于他说的话如何美妙华丽才让人铭记,更不在于他干的事多么惊天动地才让人怀念,而在于他是否始终如一,说着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的话、做着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的事!”
2015年,苑高工面临退休,但他依然向组织申请,再延长一年,能多奉献一点算一点。
党员就得有感恩情怀
真正的党性就是知恩图报不能一味索取
2013年11月,“红色前哨雷达站”四级军士长马志克退伍前,用退伍费给连队买了一个篮球架和一台电脑,还号召几名老兵把连队的战备路修好。他向教导员张维说,“这是我向支部交的最后的党费,不管我走到哪里,都是‘红色前哨’党支部领导下的党员。”
老马在连队年龄最大,兵龄最长,但是还是孩子气地流了眼泪。他从当兵开始就在“红色前哨”,这里的一切都已经融入到他的灵魂。当他入党那天在党旗下宣誓的时候,他就铁心要把自己的一切献给党。他说,他的青春、他的家庭,都和“红色前哨”有着剪不断的关系。
由于岛上天气潮湿,老马患有关节炎、风湿病,但他没有任何抱怨,而是对海岛充满感激。
“虽然我的身体出现毛病,但是思想却极其充实。许多人都体会不到思想上充实的快乐。‘红色前哨’把我打造成了一个有爱心、有担当、有勇气、有智慧的人,我感谢她,永远怀念她。”
他的爱人告诉笔者:“和我处对象的时候,老马身材很好,军姿站得很挺拔,可是现在背驼了,腿弯了,个子好像变矮了!”
“他在岛上你后悔吗?”笔者问道。“不仅不后悔,而且我还很感激‘红色前哨’。他塑造了老马的人格情操,而且还熏陶了我们全家人。自从嫁给老马,我也受到了‘红色前哨’精神的影响,感觉始终有一种力量在牵引,在学校连续几年获得优秀教师。儿子从小就有责任担当,自己洗碗、洗袜子,这是一般孩子难以学到的。”
不仅仅是马志克,几乎所有受到“红色前哨”教育的老兵和家庭都对这里存满感激之情。
从建站那一天起,“红色前哨”每年都举办“感恩会”。战士们从身边的变化说起,追溯恩情的来源,感激党的培养。随后,这一活动被全旅推广。如今,已成为各个连队开展的经常性活动。官兵们在这种活动的影响下,思想上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变化。
党员就得有务实作风
忠诚不是说在嘴里,而是落实在行动上
在“红色前哨”官兵看来,“务实”不仅仅是作风问题,更是思想问题。务实里包含着忠诚,包含着担当,更包含着对党的感情。
一代代“红色前哨”官兵就是用这种作风使得“一把土、一滴水”精神代代相传,并愈加闪耀时代的亮色。
现任站长王立波告诉笔者,每一次主官交接,前任都会对后人说这样的话:“一定要对得起‘红色前哨’先辈的付出,对得起‘红色前哨’的荣誉。踏踏实实奉献就是最大的忠诚,别搞任何花花肠子。”
谁也不知道这嘱托流传了多少年,但谁都知道这句话的分量。它是决定着“红色前哨”精神能否长久发展的重大问题。
2012年离任的站长祁标,如今已经成长为旅参谋长,他给官兵留下的印象就是踏实务实。
战士唐勇告诉笔者:“我被他的为兵情怀而感动。上任第一件事不是长篇大论的侃侃而谈,而是找每名官兵谈心,回应大家的问题,把官兵的困难记在本子上,逐项解决。不到一个星期,官兵的自然情况了然于胸。最后,点名基本上不用点名本。连战士父母的电话、身体等情况都记得很清楚。”
采访中祁参谋长不以为然,“每名‘红色前哨’干部都得这样做,我不能例外!”
上一任站长,二等功臣王越,是旅里的训练标兵,曾在空军比武中获得冠军,被越职提升。与其说他是一位站长,倒不如说他是一位“战士”。无论是训练还是其他工作,都是亲自实践,和战士打成一片,征求训练方法。基本上每天都是陪伴战士一起训练,最后一个离开训练室。2014年,妻子怀孕,由于参加训练忙都很少顾得上回家看一眼。
第一任站长马士庆曾告诫大家,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不在于他做的官有多大,而在于官兵对他认不认可。官兵们只认那些为了党的事业默默奉献、实实在在的干部,你搞花拳绣腿,官兵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我相信,我们只要做到了,每一名即将离开岛上的干部,官兵们都会含着泪给你送别。
这句话,被验证了50年,确实很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