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做海岛一磐石

——“红色前哨雷达站”用实际行动践行对党忠诚

来源:中国军网责任编辑:董兆辉
2015-06-26 02:39

面对着无边无际的大海,也许你会梦想着有一天能够带着妻儿老小到某个小岛旅游观光,那里的神秘,那里的惊奇会给你带来甜蜜的幸福。然而,你却不知道,这种幸福的背后,那群守卫海岛的战士到底有着怎样的艰辛;面对广袤无垠的天空,你也许会梦想着有一天能够有一场浪漫的氢气球婚礼,备受万人瞩目,升上蓝天,触摸白云。可你是否知道,守卫祖国天空的战士们正在因为婚姻而犯愁,正在因为两地分居而受到折磨。

——“红色前哨雷达站”采访感悟

在准备定这个采访的题目时,我总是无从下手,改了好几次也不满意。身边的战士提醒我,用磐石做题目吧,因为他代表着作风如磐石一样硬,信念如磐石一样坚。

对,这个题目不矫情!

磐石不会说话,不去邀功。却始终守卫着海岛,任风吹日晒,哪怕磨成一粒沙尘,还是千年不变,万年依旧——这就是海岛精神最准确的定位。

海岛位于黄海深处,不仅仅是驻地重要的渔业生产基地,更是我国重要的边防重地。古往今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是守卫我国东大门的最后一个重要军事基地。

这里,也镌刻着历史的屈辱:1894年日本发动骇人听闻的旅顺大屠杀,其中后勤补给的船队就在海岛停靠;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一支海军经由这里“跳”入大连,只留下一名军官驻守,长达8年。

抗战胜利后,这里驻扎了军队。开始是海军,之后陆军、空军、二炮、武警都陆续上岛。而闻名全军全国的“红色前哨雷达站”就坐落在海岛的最顶端。她是于1975年从圆岛移防过来的,成为海岛唯一一只永不闭合的“千里眼”。

从此,“一把土、一滴水”精神开始由这个海岛再次走向全国各地,走进每个人的心里。

任凭浪打风吹,他们的信念始终像磐石一样坚定不移

那张薄薄党表,就是我与组织签订的契约,一辈子绝不能变

2月初2,龙抬头的节日。一大早,这帮老兵在连队理了发,之后,精神抖擞地坐在笔者面前。

“我们全部都是党员,你看我们的发型都是统一的。‘愣头青’,不过很酷。”技师赵帮玉首先开起了玩笑,氛围顿时活跃起来。

几个老兵与笔者算是老相识,不仅仅见过几次面,而且在“红色前哨”也算是“响当当”的人物。

赵帮玉从新兵开始就上了岛,在岛上整整奉献了15年,业务技能在全旅也是数一数二。经常无偿帮助海岛渔民修渔船雷达。由于技术好,岛上几家渔业公司争抢要他,以给房子为条件,劝他转业,到他们那里当渔船雷达工程师。

“心动过吗?”笔者直接问他。

“咋没有,在驻地买套房子可不是闹着玩的。但是,咱不能那样做。是组织给了咱一切,咱得懂得满足和感恩。岳父岳母也说,一生赚多少钱无所谓,关键是做人,心里坦荡荡就行。”

2014年,在岳父岳母的大力支持下,媳妇放弃老师的工作,和孩子随军上岛,陪她一起守海岛。他们还把他们经常去玩耍的礁石起名为:团圆石。

老兵唐勇性格很内向,不善于表达自己。笔者问一句他答一句,从不多说话。

从他断断续续地回答中笔者了解到。他也是“老海岛”,长期两地分居。妻子在家照看老人孩子,种地,一般等到冬天才能来队看望。他说,如果组织需要,他愿意一直呆在海岛上,这个决定,他早已和妻子商量过。

他说,每次在党旗下宣誓,除了正规的誓词外,他都在心里还加上自己那一句:“我愿意为‘红色前哨’奉献一辈子,决不食言!”然后告诫自己在后边加上无数个感叹号。

他也说不清楚到底是一种什么力量支撑着他,反正2012年妻子上岛时,他带着她参观了连队的荣誉室,回到家属房后,不善言语的妻子竟然说出:“我打心眼里佩服那些海岛先辈,老公,咱也得那样!”

这么简单一句话,没有过多的修饰和比喻,从此,便成为他们共同伟大的决定!

老兵符勇表达能力很强,说起“红色前哨”精神来,一套一套的,有时还能整点排比句。不过,他的话都是真实的,因为他做到了。他为海岛奉献许多年,头发脱了不少,背也驼了。不过他说,无论怎么表达,语言多么华丽,都表达不了自己对海岛的感情。

“我认为,那张薄薄的党表就是我与组织签订的契约,一辈子决不能变。”

上岛前,他请假回了一趟老家,妻子一听说他要上岛就哭了。因为他的脚有痛风的毛病,如果受潮,恐怕会加重。

临行前,妻子专门找当地老中医配了一些药酒。叮嘱他每天晚上一定要擦药酒。后来一次上岛,妻子发现许多战友都有同样的毛病,干脆以后每次上岛都会带上满满一大罐子给海岛的官兵们使用。

短信上她说:“你觉得党表是与组织签订的契约,不会改变。那么我们的结婚证也是契约,答应我照顾好自己。我和孩子永远支持你。”

说到这里,符勇流了眼泪。他说是眼睛不舒服。

任凭困苦考验,他们的爱情始终像磐石一样亘古不变

两地分居休想摧毁我们坚定不变的爱,他守海岛,我守着他

这是笔者第一次采访军嫂。当笔者走进他们的内心时,也流了眼泪。其实,在这里,有着忠诚信仰的不仅仅是我们可爱的战士,更是我们伟大的军嫂。只不过他们把这种信仰化作为对感情的坚守,更是感人。

两地分居,这个军人害怕而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在一次次考验着这里的官兵。可是笔者发现,距离并没有影响到他们的感情,即使哭过闹过,过后了依旧是爱的那么轰轰烈烈。

蔡越越是安徽阜阳市小学的一名教师,和夏勇书信恋爱两年之后便结婚了。

“两年时间,我们就见了几次面,但我坚信这个憨厚老实的军人值得托付终身。”婚后不到一个月,夏勇就奉命返回部队,于是,无尽的思念便无限地蔓延开来。

2007年,蔡越越抱着刚满3岁的孩子,拉着一大箱家乡特产上岛探亲,她倒是想看看,老公总是说忙,到底有多忙。

没想到,上岛第一天晚上,蔡越越便遇到了“拉一等”,那时一家三口还在睡梦中,铃声一响,夏勇立即从床上跳起来,穿上衣服跑了出去。

“发生什么事?”

“紧急集合,拉一等!”

急促的铃声、此起彼伏的狗吠声、铿锵有力的口号声,还有孩子的哭声交杂在一起,让这个一直坚强的女人内心感到些异样。

“从那一刻起,我才明白,老公不仅是自己的,更是部队的!”

第二天一大早,夏勇拖着疲惫的身子回来。蔡越越没有任何抱怨,主动为他倒水、按摩。

在岛上待了十几天,蔡越越才体会到丈夫真正的“忙”。“这种忙,只有当你置身于这个队伍中间才能真正体会到。”

假期还没到,蔡越越就决定下岛回家,她不想耽误丈夫工作。连队给了夏勇一天假,让他陪着娘俩在岛上转转。至今,蔡越越还记着丈夫的话:“老婆,我们守卫在祖国的前沿,如果有敌机靠近……我们得把他们赶走……”

回到家,蔡越越给夏勇写信:“我为你骄傲,你辛苦了!”从此,蔡越越的课堂上,多了那个神圣的词——“雷达兵”!

很早以前,就听说过家属“三次上岛”的故事,说是三次,实际上是第三次才上来,前两次都因为天气原因无功而返。

主人公就是这次上岛的上士孙兴吉的妻子刘林芳。采访刚开始,她便委屈地抱怨:“婚纱是朋友和我挑的,他没有一次回家过节,孩子出生他都不在身边,我病了都没人照顾……”

等到她把一肚子苦水倒完之后,笔者又问:“那你为什么要选择做军嫂呢?”

“因为我爱他,我应该支持他……”

婚后,孙兴吉上岛了,孤单的刘林芳决定利用“五一”长假上这个神秘的岛上去看看。

从家坐汽车到临淄,从临淄坐车到烟台,从烟台坐船再到这里。没想到,一路颠簸之后,当海岛浮在眼前时,却因为海上雾气大,耽误了上岛船只。眼看着假期要过去了,刘林芳哭着回了家。

刘林芳不甘心,和领导说明了原因后又请了半个月假。这一次,半个月假期又超了,她还是没有见到自己心爱的丈夫。

直到第二年,刘林芳才登上岛。上了岛,她从开始的埋怨,渐渐变成了心疼。

“一年四季风,从春刮到冬,半年无天日,云雾绕山中。”这首打油诗,刘林芳体会最深刻。上岛后,连续几天大雾,能见度不过几米。刘林芳出去转转不到几分钟,头发就往下滴水珠。

“本来好好的大晴天,站在山顶上看看海岛的风景,但不到几分钟,眼看着雾气就来了。”刘林芳感叹海岛天气多变,也心疼官兵们在恶劣天气下的艰苦。

回到家后,刘林芳主动从老家收集治风湿病的偏方,给海岛官兵邮了过来。

二级军士长宋富平的妻子康艳艳在家人的强烈反对下,硬是和远在海岛的宋富平结婚。有一次思念丈夫心切,海上雾大客船不通,她硬是坐着货船上岛团聚。得知海岛雾大,许多官兵得了风湿病,康艳艳拉着几个姐妹用一个星期时间赶出5套棉衣。

“两地分居休想摧毁我们坚定不变的爱情,他守海岛,我守着他!”这是康艳艳经常说的话。

不过,曾经,康艳艳心里也出现过挣扎。

孩子刚出生那阵,康艳艳又是上班又是照顾孩子,耽误了工作。单位领导找她谈,没等对方说话,平日里坚强的康艳艳就落下泪来。

孩子3岁那年胳膊脱臼,肿得十分厉害。看着疼得大哭的孩子,康艳艳揪心地疼,突然就对远在海岛的宋富平有了怨意。

她决定带孩子上趟岛。坐上船以后,才后悔自己的决定,不是想通了什么,而是风大浪急晕了船。

“当时风大浪高,船几乎要翻了。没走多远我就和孩子疯狂地吐。”听着孩子喊着:“妈妈救命!”康艳艳也无能为力,一边抱紧孩子,一边心里暗下决心,如果老宋不调工作,我就和他离婚。

然而,一见到老宋,康艳艳就把话咽在肚子里。

“老公十分爱我们,老远看见我们下船就傻呵呵地笑,知道我们晕船厉害,又傻愣愣地跟着我们娘俩后面,任我发脾气。”

回到营房,康艳艳让孩子叫爸爸,没想到,孩子只习惯叫妈妈,好长时间都没有叫出口。康艳艳心里别提有多难受。但坚强的她,还是没有哭出来。丈夫依旧和她说着宽心话,说自己一切都好,让她放心。

只要有爱在,什么困难都可以克服。在那一刻,康艳艳铁下心来和宋富平共同坚守这块高地。

任凭世事变迁,他们的传统始终像磐石一样流传久远

“一把土、一滴水”精神是我们的命根子,丢了它就等于丢了命

艰苦奋斗的本色是“一把土、一滴水”精神的核心,是雷达站一直捧在手心里的宝,流传至今。在上级党委的关心下,如今的“红色前哨雷达站”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变化。吃水问题解决了,屋内除潮问题解决了,各类生活设施也十分齐全。

但是,笔者发现许多有趣的细节。

在他们洗漱池里,有一个特别显眼的“刷牙请接半缸水”的小警示牌,每名战士都按照警示牌不约而同地接半缸水。平时,水房里都没有积水,水池也基本上都是干净的。

厨房里更是如此,官兵们并不因为不缺水了而大肆浪费水源。用淘米水洗第一遍菜,洗碗也是用一个小盆接水,坚决不容许出现长流水现象。

更让笔者惊讶的是,全站全年用纸量只有三包。

教导员张维介绍,我们打印文件都是双面打印。一般性文件,比如教育啥的,都是缩小字大小和行间距。平时能不用纸的尽量不用,推行无纸化办公。

今年部队涨工资前,雷达站支部连续三天组织了官兵大讨论。号召官兵科学消费,合理消费。特别是其中两个专题“不再让父母老婆孩子为我们浪费而忧心”“先辈的精神不能断”,引起了官兵热烈讨论和强烈共鸣。

这次教育,是对雷达站优良传统传承的极其成功的做法,上级补发工资后,基本上所有的官兵都委托司务长,把钱邮回了家。

这些细节虽小,但对官兵的心灵都有着巨大的影响。“红色前哨”的官兵,都有着朴实坚韧节俭的好作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问题,都能顶起一片天。

战士李明泽的父母给站长王立波打电话高兴地说:孩子回家竟然自己缝袜子,当时我们躲在屋里悄悄地看着他补袜子那股可爱劲,心里别提有多高兴,都流出泪了。其实这还不算,让我们更高兴的是,这次回家给我们大人都买了礼物,还把攒下的3000元钱给了我们。这在以前根本不敢想,他可是赚一个花十个的主。而且在家里一些大事抉择上,也有了主意。去年,家里做生意赔了。他不慌不乱,打电话安慰父母,一句“一切都不是有我嘛”,让父母的心一直温暖着。

今年,李明泽父母还给雷达站买了书,感谢“红色前哨”把自己孩子培养成了一个坚韧稳健的大人。

近几年,每年都有许多地方的企业负责人慕名打来电话,想从“红色前哨雷达站”招工。无论在哪个行业,这些“红色前哨”战士都凭借这一优良传统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许多退伍老兵都在各自岗位干部不平凡的业绩。

退伍老兵赵启龙,刚退伍时,在地方一个普通的超市仓库干保管员,连续三年以“零差错”的业绩受到上级表扬,最后被破格提拔为经理。他感慨地说:“‘红色前哨’的精神培养了我的担当和责任。无论走到哪里,“一把土、一滴水”都是我们的命根子,丢了它就等于丢了命。”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