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学活动贵在“xing”动

——沈空雷达某旅“红色前哨雷达站”推动“双学”活动深入开展

来源:中国军网责任编辑:董兆辉
2015-06-26 03:24

学习要自觉,使命是驱动。军人只有两种姿态,打仗和准备打仗,开展“双学”活动就要聚焦到这个核心上来,不能空谈阔论,要贵在“xing”动。沈空雷达某旅“红色前哨雷达站”积极探求“双学”活动的新路子、新点子,扎实做出成效,成为兄弟单位的典范。近日,笔者走进该雷达站亲身感受他们“双学”的丰收轨迹。

“双学”在“xing”动之“形”——氛围为先导

春暖花开,刚进营区阵阵的花香就扑面而来,在阳光的照耀下,“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12个大字映入眼帘。但是,更具有冲击力的还是营区周围的学习标语和官兵们脸上洋溢的学习热情。它告诉笔者,这是一支学习型的连队,这是一群学习型的战士。

教导员张维告诉笔者,历史上我们雷达站一直就注重学习,学习是充实大脑,提高技能,完成使命的一种最有效地手段。我们的“红色前哨”先辈都是学习的楷模,而这一切的第一步,就是营造氛围。

笔者仔细观看了他们的展板和宣传标语,可以说,没有一句空话,都是实实在在敲人心坎的大实话。

笔者还了解到,为了扎实推进“双学”活动,他们的动员时间比其它雷达站多两倍。光军人大会就召开了3次,支委会就召开了2次,各类意见征集会10余次。就如同张教导员的那就话一样,“统一不了思想,决不放弃!”

在宿舍的走廊里,有两个设计精美的展板,非常具有冲击力,就是“双学”板报和“双学之星”评比栏。它的设计者就是那名曾经非常捣蛋,现在成为了训练之星的新兵——徐建新和田赫奇。

这两名同志兴奋地告诉笔者,没想到自己也能为站里的“双学”活动尽这么大的一份力,感觉训练起来都有劲儿了。

除了这种感官上的氛围营造,他们还开展了各式各样吸引人的小活动。支部带头创新,干部骨干带头实践。每个星期,站长、教导员都会带领几个骨干畅谈学习体会,交流学习思想,为大家作出了表率。一时间,全站掀起了投身“双学”活动的学习热潮,有5名同志主动提出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而且说得头头是道。

技师赵帮玉用了半个月的时间,看完了大学课程《信号处理原理》,还做了PPT给大家授课。新排长王同昊读完了《中国共产党党史》,向大家传播党的理论。官兵们都反映,在这种热烈的氛围中,不想学都很难。

雷达站操纵一班掀起了“红色前哨”小讲台活动热潮,在饭前的空余时间,让每名战士轮流上讲台进行五分钟的“双学”小演讲。司务长胡海丰一场名为“如何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的精彩演讲博得了官兵们的热烈掌声。

“红色前哨”小讲台 可别小看这短短的五分钟,想赢得大家的掌声不是那么容易的。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大家在备课中增长了见识,在听课中学习了技能。

“双学”在“xing”动之“行”——行动最重要

不仅仅是氛围营造,其实他们把重点还是放在了行动上。

“双学”小讲堂 副站长李晓东说,“氛围搞得再红火,不去行动,就成了花瓶,好看不中用。而且,行动必须要实,必须得聚焦战斗力,否则学了也是白学!”

李副站长的这句话绝不是空言,他们的每一堂课都充满着打仗的味道。每一个人选择的课题,都与专业技能有关。

大家都普遍认识到,学要所精,不能荒废了时间,浪费了机会。

雷达技师吴谦是一个爱研究的人,经常钻在雷达方舱里鼓捣半天,晚上学习看书都能看到后半夜。

吴技师告诉笔者,单打独斗的日子很难过,遇到一个问题根本没有人探讨,只能自己查阅书籍,耗费很长的时间才能把一个问题搞懂。“双学”活动开展以来,就有机会走上讲台,把自己所思、所想、所感讲出来,和大家一起交流。

吴技师精心地准备着自己的授课,查阅资料、向机关请教、上机操作,撰写了一篇5000多字关于雷达基础知识的教案。

他用精炼的语言、专业的角度并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围绕雷达工作原理进行了深刻的阐释,通俗易懂、入木三分,不少官兵为他“点赞”。但是,也有为他“挑刺”的。虽然这样让他有些尴尬,但是,大家的互动交流和提醒,实现了彼此促进,共同提高。

最近一个月,吴技师和其他老兵碰撞出了一个火花,制定了《雷达站防潮措施》,这一措施被支部采纳。

近年来,雷达站一直开展“上岛请带一本书”活动。今年,随着“双学”热潮的推进,这一活动也被推向了高潮。现在的图书室内书籍种类琳琅满目,让人眼花缭乱。

原来连队只是在周末休息的时间开放图书室,现在调整为每日至少开放2小时,使官兵有充足的时间阅读自己喜爱的图书,为官兵的精神生活“充电”。

在图书室,笔者正好看到了操纵班长龚晓兵和油机班长张东,他们说,“‘双学’活动让我们重新回到了校园。以前学习不用心,现在又抓到了这个机会,我们绝不会放弃!”

龚晓兵除了学习本专业的知识外,还利用剩余时间学习法律专业,他的梦想是将来退伍回家能考一个律师资格证。去年,他已经拿到了法律专业的大专文凭。

老兵张东他就和油机较上了劲儿,他的目标是将来靠自己能排除一切故障,不需要厂家和机关帮忙。在笔者眼里,他那厚厚的笔记本,早已化成无数个感叹号,给人力量和自信。

“创建学习型雷达站,争当学习型雷达兵”靠的就是像他们这样真正敢于实践的战士。“红色前哨雷达站”真做到了!

“双学”在“xing”动之“型”——典型来引领

采访期间,有的战士告诉笔者,“红色前哨雷达站”的“双学”活动之所以成功,有一个小秘密,那就是典型的引领!

的确,典型在这里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红色前哨”历史上有一个非常具有引领作用的老典型,他就是圆岛时期的老兵姜富生。他入伍时,只有小学文化,却坚持观测海潮,风雨无阻。终于总结出了影响雷达兵装备发展的“海潮与雷达波瓣的关系”,成为了军事科学院的研究员。

“双学之星”精武标兵排行榜 官兵们说,他们希望能够通过这次活动成为另一个“姜富生”。

站里唯一的博士、工程师阮崇籍,就有这样的梦想。他希望成为新时期的学习典型,将自己的课题定为“某新型雷达降噪能力与大雾天气的关系”。他坚信,一定会实现!

每个月,雷达站都会进行阶段性总结,评选出学习标兵,并给予一定的奖励,以此带动全站官兵们的学习热潮。

操纵员李明泽,是一名大学生士兵,文化程度高,他比同批的操纵员进入角色快,每次理论考试都在全站名列前茅。上个月,他受到了表彰,获得了一本书的奖励。但是,他说,其他的学习典型靠的是实践操作,而我的短板恰恰是这些,这就是为什么我文化高,却一直走不上值班岗位的原因,我要进行深刻地反思。

从此,他把学习的课堂搬到了雷达方舱。

他的短板就在于没有实战经验,一直走不上值班岗位,训练脱离打仗,成绩再好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该站通过“双学”活动,把传统的教室课堂搬到了雷达方舱。这让李明泽受益匪浅。

这个月,他通过实践操作让自己步入了“双学之星”的行列,他高兴并自信地说,“不出两个月,我就能进加强班,参加连队的一等战备了!”

像李明泽这样的战士,还有许多,他们通过和典型的比较,知道了自己缺什么,哪里弱,从哪里补起,在哪里冲锋。

炊事班虽然仅有2个面点师,但是,他们也是相互比较,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

面点师唐勇说,“照这样下去,我以后肯定能开个馒头店。”

如今,在该连队中已经形成了一种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局面,全站官兵都希望成为让人学习、崇拜的典型。

“双学”在“xing”动之“省”——反思促提高

“双学”活动在连队如火如荼地开展,大家的感悟很深,为了促进“双学”活动进一步的开展,该站还注重总结梳理,组织总结交流研究会。

前日,该站教导员张维战备值班,旅指挥所对各雷达站进行战备检查,不管指挥员是军事干部,还是政工干部,实行“一锅煮”,其中1名指导员因提问不合格被通报批评。看来,2013年全旅这个全军军事训练一级单位并非是“浪得虚名”,是对每一名战勤人员严要求抓出来的。

“双学”总结交流研究会 “懂了”才能说得上话,“会了”才能插得上手。这是张教导员在连队召开交流研究会上和大家分享的最大感受。把自己参加“双学”活动的感受拿出来“晒一晒”,也成为了连队每周一次的“例会”。

在交流会上,站长王越采用全文通读、重点领读的方法,组织官兵对“双学”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扎实深入的学习。

结合今年开展“双学”活动的实际,采取逐人谈收获、逐人查不足、逐人提建议的方式,对“双学”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了认真梳理,及时讲评,发现自身的不足,谋求新的进步。

操纵二班班长张希涛是一个善于总结反省的人,自从“双学”活动开展以来,学习过程中在本子上记录学习中缺项、弱项,这次交流会前就总结梳理了自我学、自主学、创新学三个方面的经验。

张希涛走上讲台,拿出学习本侃侃而谈,引发了大家的“热议”。

副站长李晓东也不甘示弱,从开展“双学”活动的重大意义、怎样将“双学”活动落实到日常学习工作的细枝末端、如何将学习成果有效转换为部队战斗力三个面谈了几点看法,为下一步全站官兵持续深入地开展“双学”活动理清了思路、教授了方法。

交流研究会后,全站官兵们纷纷表示,这样的交流能够从他人的身上学习到很多,对照自己,及时纠正不足。

通过“双学”活动,第一就是要提升战斗力,站长王越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他把战勤骨干一起拉到阵地指挥所,现场研究战术战法,按照“理论结合实际、研究结合实践、创新结合实战”的原则,成立学习研究和攻关小组,采取“学习、研究、演练、提问、交流”等基本方法,把以往的情况进行复盘推演,从总结中获得新的经验。

准确熟知“战场”态势,细致了解“敌”我兵力编成部署、装备技战术性能、作战运用特点等情况。通过“战地‘双学’”他们及时总结修订雷达站各类空情处置方案,为雷达站未来作战安上了“助推器”。

离开雷达站时,漫天大雾,封锁海岛,但笔者感觉到,一股浓浓的书香气息透过迷雾,折射出来,给人力量和信心!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