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高绝不任“鸟”飞

——记忠于使命、能打胜仗的沈空雷达某旅“红色前哨雷达站”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记者 董兆辉 特约通讯员 焦义宝 高 新责任编辑:董兆辉
2015-06-26 04:02

“红色前哨雷达站”站长王立波(中)带领骨干在图板上推演。特约记者 谭超摄影 

“一只小鸟当空飞,两只小鸟后边追,三只小鸟喳喳叫,四只小鸟紧跟随,亲爱的快想想,一共几只鸟儿飞?”

八零年出生的王立波,给三岁儿子描述自己工作的时候,会先唱一下他儿时的这首童谣,然后补充说,“爸爸就是那个能知道天上有几只鸟儿在飞的人,甚至,还知道鸟儿飞得有多高,有多快,又在往哪儿飞!”

如果此时刚好有飞机从头顶掠过,王立波就会再添上一句,“看,爸爸知道的就是那种能像鸟儿一样飞翔的铁“鸟”,你可以叫它——飞机……”

不得不说,王立波讲得很形象,因为他的工作真的跟“数鸟”有异曲同工之妙。作为沈空雷达某旅“红色前哨雷达站”的少校站长,他和官兵的首要工作,就是对头顶那片数百平方公里的天空进行警戒侦察,探测并发现空中移动的所有目标。

但不同的是,他们不能数错或漏掉任何一只“鸟”,尤其不能放过那些饱含敌意乃至不良企图的铁“鸟”,绝不允许出现泰戈尔在诗中提到的那种情境:“鸟从天空飞过,却不曾留下翅膀的痕迹!”

海阔天高,为何不允“雁过无痕”?天地无涯,为何不许“飞鸟无羁”?因为王立波所在的雷达站,面对的是波云诡谲的半岛局势,戍守的是黄海深处的空中国门,绝不任“鸟”飞,是职责,更是使命!

他们是战天斗地的“红色前哨”


圆岛的原貌

王立波任站长的这个雷达站组建于1955年,最初是在黄海深处的礁石上建立的,并不驻扎在如今所在的海岛。

那年初,朝鲜战争的阴霾尚未散去,常有敌机袭扰我东北空域,时不时窜进来进行盘旋侦察。为了抗击空中不断入侵的铁“鸟”,确保我国领空的安宁,也为最大限度发挥雷达的作用,刚组建的雷达站奉命进驻辽东半岛沿海最远端的“圆岛”。

岛本无名,说是岛,其实是一块突兀地屹立于黄海深处,面积仅有0.03平方公里的礁石,因形状像半个圆球浮出水面,故称“圆岛”。“圆岛”远离大陆,没有人烟,没有淡水、没有植被,自然环境之恶劣,甚至连土壤都没有,一般地图上根本找不到它。

“圆岛”历来是兵家必争的咽喉要地,它是中国大陆自黄海向东延伸的终点,如果以其顶端的国界石碑为起点,向东十几海里以内仍是我国领海,超过十几海里以后便是公海,相当于扼守着祖国的东大门。

进驻环境恶劣的“圆岛”,雷达站最先受到的考验并不是如何应对敌机的抵近侦察,而是在缺少甚至断了生命之源——水的情况下,如何生存!  

19556月,雷达站上岛还不到3个月的时候,由于天气恶劣,补给船一个多月没来,淡水用完了,菜也吃完了,为了解渴,时任指导员高殿清找出仅余的10公斤萝卜,吃饭时每人发两片,官兵们就这样挺过了42天。 

经常闹水荒,官兵的生活靠刮露水、接雨水、融雪水、化海冰维持,却从未让给雷达供电的油机缺过水。因为他们懂得,之所以在这里受这份罪,唯一的目的就是为了用雷达一刻不停地守望头顶那片天。如果这都做不到了,吃再多的苦也就都没了意义。

一次岛上仅余3桶淡水,眼看又要断水,为保证油机运转,官兵们制定了周密的节水计划,不洗脸,不刷牙,用海冰做汤,用海水蒸饭,每天每班只能分到一杯水,每人只能抿上一小口。

就在这时油机员左林富患了感冒,高烧40,浑身滚烫,喉咙干得说不出话,可就是不肯喝水。卫生员给他送来小半碗水让他服药。左富林却干吞了药片,愣把水又倒进了油机的水箱。

问他为什么这样做?左林富说舍不得,人没水还可以坚持,油机没水雷达就不能转了。话虽短,字千钧,小小的水滴在左富林眼里似乎已超越了它的自然属性,折射出耀眼的精神光芒。

即便像左林富一样,官兵们少喝水、少用水、甚至不喝水,接雨水、化海冰、舔露水,用尽各种办法去节省每一滴水,却多少是有些被动和无奈的,因为无论他们多么努力,在当时那个年代那个条件,总是难以凭空“生出”水来,解决岛上天然缺水这个难题。

但在与自然的斗争中,有一样却是他们主动的。前面说过“圆岛”上光秃的连泥土都没有,全是荒礁乱石。1959年初春的一天,连队炉灶坏了,炊事员陈金良想和点泥修补一下都没办法。几天后他有机会下岛时,因为心里惦记着这事儿,返回时就背了半袋泥土。

无线电员徐承米和陈金良一样,都是1955年首批上岛的老兵。陈金良背土上岛的事启发了他,在他下岛返回的时候,也用挎包背回了一包土,并在避风处开出了第一块菜地,虽然只有脸盆大小,却预示了将在岛上常驻的春天。

以此为发端,往岛上带土成了雷达站官兵的自觉行动,有机会下岛的官兵谁也不会忘记的一件事就是往岛上带回自己家乡的泥土。用这些泥土,他们在岛上生生“造”出了108块大如床、小如盆的菜地,种出了扁豆、辣椒等20多种蔬菜,并根椐土的来源,形象地命名为“北京田”“延安田”……  

1965317,为表彰雷达站官兵“一把土、一滴水”战天斗地、坚守使命,克服一切困难为祖国守护“空中界碑”的精神,国防部授予雷达站“红色前哨雷达站”荣誉称号,“一把土、一滴水”的精神也随之享誉全军。

他们是插入敌人眼中的钢钉


官兵在圆岛上修固雷达。

在战略地位如此重要的“圆岛”,雷达站最初用的装备却是苏联留下的老π-3雷达,官兵们都叫它“老破三”。但雷达站却把这样落后的雷达用到了极致,从19553月上岛之日起,就成为我东北空域阻断敌机的一道坚实屏障,不论敌人用什么手段,高空侦察还是低空夜袭,都难逃它的锐眼。

19602月起,敌人开始利用美制P2V电子侦察机窜入我陆地实施纵深侦察。该机原是海上反潜巡逻机,改装后不仅能超低空飞行,还能黑夜长途奔袭,装有先进电子侦察设备,配有多名驾乘人员。

1961116上午,一架P-2V飞机窜入我华北地区后,从渤海口退出,降落在南朝鲜的群山机场。雷达站判断,这架超低空侦察机将会再次从半岛入侵我领空,一场捕“鸟”战斗随即展开。

下午,雷达站进入一等战备状态,漫长、紧张、压抑的等待之后,荧光屏上,一道微弱跳动着向我方靠近的雷达信号引起了雷达操纵员郭树斌和鲍景蔼的注意。根据积累的经验,他俩判定这就是敌机。

“大型机一架,高度600400……” 敌机的高度下降很快,并且狡猾地躲闪着雷达的追踪。时任站长庄京祯马上下令改变搜索方式,并不断通过无线电向上级指挥部通报敌机的位置和前进方向。

时间一秒秒过去,最终,敌机在大连城子坦附近从荧光屏上消失了。富有战斗经验的庄站长判断:“很可能是接敌了。”果然,后来的通报表明:185530秒,该机被我战机击中,坠毁于城子坦碧流河口以东永宁屯北300处。“美制侦察机不会被击落”的神话从此打破。之后几年,该型飞机再不敢入境来犯。

1962年,雷达站还先后两次发现掌握美国的U-2型高空侦察机,受到军委领导的高度重视,并专门将情报信息与兄弟高炮部队共享,为后来我军击落该机型积累了宝贵的数据。 

正因为雷达站名副其实地成了一颗立在黄海前哨,却又插入敌人眼中的钢钉,1964929,空军党委授予雷达站“钢钉雷达站”荣誉称号,寓意雷达站官兵“信念如钢钉一样坚定、作风如钢钉一样过硬、战备如钢钉一样巩固!”

他们是续写传奇的“千里眼”


雷达戍边  特约记者 曹占礼摄

19766月,雷达站官兵告别战斗建设了二十多年,立下过赫赫战功的“圆岛”,整体移防至今天所在的海岛。“红色前哨雷达站”的历史从此开始聚焦一个新的地标。

由于战略地位重要,进入新时期,虽是和平年代,“红色前哨雷达站”一直都弥漫着硝烟的味道。尤其近几年,半岛局势扑朔迷离,雷达站经常发现掌握靠近我边境线徘徊的飞机,那种剑拔弩张的氛围常常让人窒息心跳。

作为空情预警力量,“红色前哨雷达站”24小时担负战斗值班任务,同时出现在显示屏上的空情至少有近百批,且海岛地处黄海前沿,是首都防空的第一线,点滴空情处置不当就会对全局空防安全造成极大被动。   

那是一个注定不平凡的夏天,某国在我当面公海进行军演。演习期间,身处一线的雷达站密切监视对方的一举一动,每发现一批敌机,就把它死死“咬”住,辨别虚实真假,判断机型和架数,确认国籍和企图……

那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雷达站官兵却仿佛回到了那个炮火纷飞的曾经,又好像走进了随时可能到来的未来战场。都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对于雷达站官兵来说则是“养兵千日,用兵千日”,他们眼睛里永远有敌人,根本就没有什么战备状态,因为平时就是战时,开机就是战斗,值班就是打仗!

2012年,为应对某国可能发射的卫星,雷达站加强了值班编组,根据上级的敌情通报认真研究目标飞行特点,有针对性地调整了雷达工作模式,采取了一系列战术动作,做好了随时战斗的准备。

4月的一天,半岛方向突然出现了一点儿特别的空情,立刻引起了当班值班员龚晓兵的重视,他死死地盯住了微弱的回波,扫描线再次扫过时,回波跳动了,龚晓兵毫不犹豫地上报并准确记录了该目标。

目标第三次出现时,已经形成了一条较短但非常清晰的航迹,指挥员张维对目标进行了确定并当即报告了上级指挥所。事后通过验证,雷达站掌握上报的情报非常准确。

到今年3月,“红色前哨”的荣誉已经伴随雷达站走过了50个春秋。面对新时期愈加复杂艰巨的环境和任务,无论武器装备还是生活条件都已今非昔比的雷达站始终高擎“红色前哨”的旗帜,直面强敌敢于亮剑,年处理空情几十万批次,情报合格率100%,年年都是军事训练一级单位,真正像一颗牢牢铆在最前沿的钢钉,在黄海深处筑起一道牢不可破的“天网铁盾”。 

什么是红色?永远忠于使命就是最鲜艳的红色!什么是前哨?始终能打胜仗就是最有力的前哨!王立波说,等将来儿子长大了,会把“红色前哨雷达站”的故事细细讲给儿子听,让他知道,爸爸的工作,绝不仅是自己现在这一首儿歌、几句话,所描述的那么简单……(记者 董兆辉 特约通讯员 焦义宝 高 新)


“红色前哨雷达站”官兵如风一样奔向战位。特约记者 谭超摄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