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难兴邦,多难强军:中国永不会倒下的生存密码

来源:“中国军网”微信公众号作者:丁艺书 荞皮责任编辑:乔梦
2016-07-07 12:40

如果把武器装备比做一个人,你会发现,许许多多的装备,他们“参军”的心路历程,与一个人的参军经历是何其相似。

2008年5月12日,大地震撕裂了汶川,十万大军从祖国的四面八方奔向震中。

道路遮断、群山拦路,子弟兵再现“飞夺泸定桥”似的“铁脚板”,空降兵15勇士写下遗书从数千米高空伞降震中……

也是在那一年,人们发现:我们需要更多的大型运输机,需要更多的直升机。在繁忙的运输线上,人们看到了俄罗斯的伊尔-76、米-26,也看到了美国的C-17。

世界上只有3个国家有能力自行设计制造大型运输机。有的东西,即便再有钱也无法买到。生命如此,核心装备亦然。

那时,我们自己的大型运输机立项才几十个月,中国哪怕要想多获得1架二手大运,也要经过一轮又一轮的艰难谈判。

空前忙碌的四川某机场上,为数不多的大型运输机飞行员一次次拒绝休息,一次次要求再多飞一趟、多拉一点物资。登上飞机的救援人员,像一位精明的商人计算着自己携带的每一件装备物资,重量、体积……宁可自己少带些口粮和个人物资,也想多带一件装备。

那一年,大地震对深藏在巴蜀群山中的国防工业企业造成了一定的破坏。许多军工人,面对着生离死别,承受着失去亲人的悲痛。从残垣断壁中走出来,大家收拾悲伤,继续埋头赶路。

那一年,还没有名字的“中国大运”有了强烈的胎动。“多难兴邦”四个字,从一所帐篷小学的黑板上,传遍了神州大地。

中国,就算咬掉牙、拼了命,也要有自己的大飞机!

中国,就算经历再多的苦难,也不会倒下!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