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洪大堤上有群经历特殊的青年军人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王新、张捷、朱达责任编辑:乔梦
2016-07-13 04:06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抗洪大堤上,有那么一群具有特殊经历的青年军人,曾经目睹满目疮痍的家园,曾经经受亲人的生离死别,曾经在人民子弟兵的救援中重获新生……今天,他们把感恩之心化作报国之志,成为奋勇当先的抗洪勇士——

主人公小传 汪龙,武警安徽总队第二支队三中队指导员,曾在九八抗洪中获救。

“嘟,嘟嘟……”7月1日,一阵急促哨音冲破了密集的雨帘。5分钟后,武警安徽总队第二支队三中队官兵集结完毕。车队行进途中,指导员汪龙的思绪不禁又回到了1998年的那个夏天。

那年,汪龙家乡白湖骤然发生百年不遇的洪水,学校被冲垮了,课桌泡在水中,书本漂满操场。汪龙和同学紧紧搂着校门前的一棵大树,内心充满了恐惧。正当他感到精疲力尽准备放弃时,4名武警战士驾着冲锋舟来到身边,把他们送到附近安置帐篷里。

“到了!”官兵们的轻呼,把汪龙的思绪拉回现实。只见现场情况危急:堤坝多处管涌,浑水突突直冒,一截10多米长的湖圩整个坍塌,大水顺着豁口冲进了农田村庄。

“一定要迅速堵住决口!”汪龙迅即带头跳入洪水中,和战友们双手紧紧扣住,筑起一面人墙,直到后续增援的战友赶来投掷沙袋、石袋,才堵住溃口。

7月6日,巢湖支流川河水位告急,超出警戒水位1.4米,坐落在此的白湖农场尚有万余人亟待转移。

凌晨3点,接到救援命令的汪龙与战友们驾驶冲锋舟赶到现场。四周一片漆黑,水面不停拍打圩堤,一排排浸泡在水中的房屋摇摇欲坠,汪龙和战友乘1号冲锋舟入村侦察情况。

马达声突突响着,“生命之舟”在水中前行,舟底不时传来不明撞击声。

“被绞住了!快停下来!”同船的李茂大声喊道。只见艇后的马达被一条长达数十米的塑料大棚薄膜挂住,塑料薄膜已经拧成了一条粗绳,另一头还埋在水底。

眼瞅着群众就在附近,冲锋舟却无法靠近营救,汪龙心急如焚,毫不犹豫地纵身跳入两米多深的水中清理,之后带领官兵转移了责任区内的400多名群众。直到天亮,汪龙才发现自己的腿被螺旋桨打伤,不时有鲜血滲出……

(本报记者马超、特约记者杨正龙、 通讯员高源)

主人公小传 夏旭吟,第1集团军某团下士,2011年从汶川地震灾区入伍。

7月4日14时,南京市秦淮河七桥瓮段的堤坝上,一名下士扛着2个近40斤重的沙袋,来回穿梭奔波。他就是第1集团军某团“防化先锋连”三班班长夏旭吟。

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时,夏旭吟家乡受灾严重,他的父亲在地震中不幸失踪,至今杳无音信。夏旭吟清楚地记得,当时年幼的他正在学校上课。突然,地面晃得厉害,教室里的同学都不约而同地摔倒在地上。

地震了!夏旭吟连忙往家里跑。赶到家,夏旭吟只看到了受伤的奶奶,却怎么也找不到父亲。

晚上,风雨交加。夏旭吟和奶奶蜷缩在瓦砾废墟间,又冷又饿,瑟瑟发抖。“别怕!我们来了!”在废墟中熬过一天一夜后,两名解放军找到了夏旭吟,给他和奶奶送来了食物,并把他们从废墟中解救出来,送到了救助点。

在灾区的“帐篷学校”里,夏旭吟在作文本上深情写道:“长大以后,我也要报名参军,报答党和军队的恩情……”

2011年,夏旭吟报名参军,下连不久就成了军事训练标兵。今年7月4日11时,部队接到命令,赶赴秦淮河抗洪前线。救灾中,别的同志一次扛一个沙袋,他一次扛两个;战友用铁锹为他装填沙袋,他总是说:“再装点!再装满一点!”

一次,夏旭吟感觉右手一阵剧痛,原来是碰上了一块锋利的大石头,鲜血直流。军医为他简单包扎后,他再次返回大堤上。挖着挖着,他的伤口裂开了,血又冒了出来,他重新包扎一下继续干。整个装填过程中,他整整换了4次绷带。

经过连续3个多小时的奋战,一道长500多米、高1.5米的“生命之堤”拔地而起,夏旭吟却由于体力透支,两腿发软瘫坐在地上……

(王新、张捷、本报记者朱达)

(照片摄影:徐伟 张捷)

(《解放军报》2016年07月13日10版)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