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洒天山百日情 鱼水相依一世亲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吴国东责任编辑:张 涛
2015-07-20 16:46

临近军校毕业,两位维吾尔族姑娘玛依热和阿尔孜古丽,专程从库尔勒市哈拉玉宫乡赶到480多公里外的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民族干部学院,为主动申请到边防一线部队工作的“弟弟”邹国文送行。

邹国文学习的是维吾尔语翻译专业,哈拉玉宫乡正是他语言实习的地方,两位维吾尔族姑娘是他实习家庭里的阿恰(维吾尔语意为姐姐),姐弟间的行行热泪“诉说”着暖暖亲情。

从1998年起,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民族干部学院(时称西安陆军基地乌鲁木齐分院)创新教学模式,在新疆库尔勒市维吾尔语中心方言区设立教学实习基地,每年组织维吾尔语翻译专业学员入住维吾尔族群众家庭,进行为期3至6个月的实习,以提高语言翻译技能和实践运用能力。

在与维吾尔族群众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基地历届党委领导和实习学员坚持一手抓语言实习潜心培育人才,一手抓思想传播倾心凝聚群众,在传播创新理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边疆发展和增进民族团结的实践中,探索了一条边疆民族地区军队引导群众、团结群众、服务群众的新路子,为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作出了积极贡献。

春风化雨润无声 宛如榴花红似火

搬进新家那天,前来道贺的乡亲们在阿拉多尕村村民艾孜孜·艾拜依家院子里载歌载舞。窗明几净的两层砖瓦房,不仅安装了太阳能,还通上了天燃气……艾孜孜·艾拜依看在眼里,乐在心里:“这么好的楼房,我自己花了4万多块钱,政府给了3万多的补贴。”

过上幸福生活,艾孜孜·艾拜依忘不了一群人,那就是在他家里实习的“兵儿子”。“他们文化程度高,维吾尔语讲得好,让我及时了解到国家那么多好政策,现在种棉花有补贴,买农机有补贴,给梨树浇水有补贴……好政策多得十个手指头都数不过来!”

实习地区有84.7%是少数民族群众,他们大部分信仰伊斯兰教,且有近2/3不懂汉语。实习基地建立伊始,基地党委就明确提出,要发挥军校学员通晓“双语”、政治上可靠、理论功底扎实的资源优势,用听得懂、看得见、记得住的方式,积极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和民族政策,用理论认知和幸福感受,增强维吾尔族群众爱国爱疆的情感认同。

予人星火,必怀火炬。为了使理论宣讲上接天线、下接地气,学员们没少下功夫:每天看一篇理论文章、学一个创新观点、写一段心得体会,在掌握科学内涵、领悟精神实质的基础上,把深奥理论写成身边故事讲出来,把核心思想谱成民族歌曲唱出来,把重要观点译成民族语言说出来,把发展成就编成民族舞蹈跳出来。每次宣讲,现场群众都纷纷竖起大拇指:“解放军讲道理,就像百灵鸟在歌唱,给我们带来了春天的福音。”

“既给子孙金山银山,还要留下绿水青山!”下道杆村村民乃吉米老人手里经常拿着一本小册子,一有空就捋着花白的胡子照着念叨。“这是我家‘兵巴郎’(维吾尔语意为“兵儿子”)送给我的维吾尔语版《十八大精神宣传读本》,上面说的我都能看懂,而且很有道理、很有用嘞!”

连续17年,基地根据维吾尔族群众对创新理论的关注点和现实需求,坚持党的创新理论每发展一步,编译工作就跟进一步,先后组织编印《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宣传手册》、《习主席重要讲话摘编》、《少数民族谚语集锦》等双语读本20套、1200多册,并及时送到少数民族群众手中。

把“小康”翻译为“日子富裕”,把“科学发展观”翻译为“有道理的发展”……“这些通俗读本让党的创新理论从书本走进生活,贴近日常口语,贴近群众思维,道理浅显易懂。”上户镇领导深有感触地说。

党的十八大闭幕后,基地党委迅速抽调30名双语理论骨干组成宣讲小分队,携带图板、宣传册和报刊杂志,深入田间地头、学校工厂和乡村社区,发挥双语特长,宣讲盛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让维吾尔族群众及时掌握党的惠民富农政策,分享发展成果,早日过上好日子。

“参加国家正在推行的农村合作医疗,以后看病也可以报销医药费了。同时,咱们的村镇卫生院条件也会逐步改善,看病难的问题很快就能解决。生病有地方看,看病国家报销,这就是病有所医!”学员翟建锋的讲解赢得了现场群众的热烈掌声。

哈拉玉宫村102岁高龄的买买提·阿吉看着过去的小土房,指着现在的新院落,感慨地说:“我经历了三个时代,巴依(维吾尔语意为地主)让我们当牛又做马,旧军阀向我们收粮又要钱,只有如今的共产党不收钱不收粮,还给我养老盖新房,现在才是最好的时代。”

库尔勒香梨闻名遐迩。阿拉多尕村村长克依木·买买提向实习学员详细了解小额贷款和农村土地流转政策后,将周边1100多亩梨园进行整合,牵头成立香梨生产合作社,实现了香梨的规模化种植、科学化管理和产业化经营。据粗略估算,合作社开办后,全村人均年收入增长了1.8倍,自家的日子更是过得红红火火,盖起了新房,开上了轿车……

每次提及,克依木·买买提都嘿嘿笑着竖起大拇指:“这好那好,归根结底还是党的政策好,我们及时掌握运用得好!”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基地政委袁汉军介绍说,17年来,基地培养的20批、620名“双语”学员已遍布西北边疆、民族地区,每逢党的重要会议召开、重要理论出台、重要讲话发表、重要政策颁布,学员们都会自觉向维吾尔族群众进行理论宣讲,以乡音传党声,用乡情释国事,在理论认同中凝聚民族感情、增进民族团结,犹如“一颗颗抱团的石榴籽”,在天山南北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平安建设稳定器 和谐家园压舱石

对于学员王驰和毛浩沛来说,实习生活有着更加特殊的意义,因为他们在学习维吾尔语的同时,还当了近2个月的“编外警察”。

时值香梨收获季节,大量外来务工人员和水果采购商集中云集,乡镇上的安全稳定压力陡然剧增。而“家”里的哥哥阿不力米提是乡派出所的民警,姐姐阿依努尔是村妇联主任,这些天他们都担负着繁重的安保巡查任务。

看到哥哥和姐姐整天忙得连一口水都喝不上,王驰和毛浩沛很是心疼。他们主动争取乡领导同意后,迅速加入了安保执勤巡逻大军,每天参与卡点检查进出人员、车辆和包裹,挨家挨户进行安全隐患大清查,休息时间,两人还运用军校所学,义务为派出所6名协警进行擒拿格斗术、警棍盾牌术和射击动作要领等培训。

2个月时间里,他们累计执勤210多个小时,组织培训18课时。派出所所长吕志杰激动地说:“太感谢解放军兄弟了,不仅通晓双语,而且军事素质过硬,有他们的协助,我们执勤巡逻简直是如虎添翼!”

“家乡”的安全稳定与和谐发展,事关每一个家庭的平安幸福,也牵动着每一名“兵巴郎”的心。基地司令员桑军说,长期以来,基地在提高军队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把争当基层政权的捍卫者、平安家园的守护者、新农村建设的参与者,作为学员实习期间的基础工程紧抓不放。

为此,基地启动了实习学员与当地民兵联合训练、联合巡逻、联合处突应急机制,每周和民兵共同训练一天,组成治安小分队与民兵一起执勤巡逻,有效提高了应急处突能力。多年来,他们先后承训民兵700余人次,学生军训6000余人次,重点敏感时期组织联训联演10余次。

在哈拉玉宫乡,有一支威武帅气的9人“民兵国旗护卫班”。其实,这正规有序的升旗仪式,一招一式都是由实习学员严抠细训出来的。

当地群众说,他们最期待的就是每周一早上聚集在乡政府大院内,观看庄严的升国旗仪式,“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那一刻,内心充满了自豪之情,仿佛自己就站在天安门广场。”

用良好形象引领文明乡风,既是基地党委的要求,也是一批批实习学员的自觉行动。

村民库尔班大叔17岁的小儿子赛依提,一度染上了吸食麻烟的恶习,经常与一些不良青年聚在一起,整日游手好闲,时常惹是生非。任凭库尔班大叔怎么管教都无济于事,老人为此非常苦恼。听闻后,实习学员利用劳动和晚饭后练习口语的机会,苦口婆心耐心劝导,讲透吸食麻烟的严重危害,介绍相关案例,并有意识用行动感染他,设身处地帮助他。终于,赛依提慢慢戒掉了吸食麻烟的不良嗜好。

阿拉多尕村村支书吾普尔称赞:“解放军不但带来了好风气,还促使社会治安明显好转,为我们做出了大贡献。”

在哈拉玉宫乡党委会议室,自治区授予的5块“先进基层党委”奖牌显得格外耀眼。

“连续5年拿先进,多亏实习解放军。”乡党委书记王军介绍,为建强基层“战斗堡垒”,他们和基地签订协议,实习学员队党支部与所在村党支部结成对子,学员党员与村民党员结成对子,合力加强党员教育管理,规范组织生活制度,提升议事决策能力,强化基层组织功能。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乡里的6个行政村党支部被库尔勒市委表彰为“五个好基层党组织”。

2014年7月28日,新疆莎车县严重暴恐事件发生后,正在库尔勒实习的54名学员迅速展开舆论引导,挨家挨户讲清事件的真相,分析事件的危害,揭露暴恐分子反人类、反社会、反文明的本质。及时教育引导少数民族群众擦亮眼睛、明辨是非,不参与违法活动,并坚决同暴力犯罪分子作斗争。

“俗话说:一勺勺积累起来的东西,不要用桶倒出去。”村民阿西木说,“我们千百年积累下来的民族感情和如今来之不易幸福生活,绝不能因为少数人的破坏而毁于一旦。”

近年来,实习学员所在的地区没有一人参与非法宗教活动,没有发生一起暴力恐怖案件,各民族群众和睦相处,社会安定团结。

多个铃铛多声响 多支蜡烛多分光

阿拉多尕村的亚生·吾买尔和艾合买提江·亚生父子,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家的生意会做得如此风生水起,蒸蒸日上。

艾合买提江·亚生先前经营着一家中国联通入网缴费营业部,生意“不咸也不淡”。去年,学员孙振者和王鹏飞来到“家”里实习,经过一番市场考察后,两人开始不断动员哥哥艾合买提江·亚生拓展业务范围。

凭借流利的“双语”和灵活的经济头脑,王鹏飞帮助哥哥与运营商进行洽谈,并以较低的成本,成功拓展了中国电信业务。

根据自己的特长,孙振者又给哥哥教会摄影和Photoshop图片处理技术,帮助“家”里开起了照相馆。随后,手机销售与美容、中国体育彩票、水电费缴纳等业务也相继落户营业部。

随着业务范围的不断拓展,经济利润也逐步增加。“现在我已经开了3家店面,收入比以前翻了一翻,真得感谢家里的两个巴郎子,他们有学识、有头脑,帮助我找到了致富的门路!”亚生·吾买尔激动地说。

学员王晖运用在农大所学的知识,剪掉了吐尔逊园子里的三棵梨树,搞起了嫁接。起初,吐尔逊非但不领情,还差点急了眼,心疼地说:“把枝枝都砍掉了,还怎么结果果?”令他想不到的是,经过嫁接的梨树两年后结出的香梨又多、又大、又甜。尝到甜头的吐尔逊不但嫁接了自家所有梨树,还在全村推广了嫁接技术。后来,吐尔逊的梨园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三棵树试验园”。

近几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学员们及时引入“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新理念,指导乡亲们在互联网上发布香梨相关信息,搭建网络平台,拓宽销售渠道,已初步走开一条新的香梨产销之路。

学员一大队副大队长买买提·艾力介绍说,为了帮助“家人”实现脱贫致富的梦想,每批实习学员入住后都会广泛开展“四送四比”活动:送图书,比谁的图书更实用;送技术,比谁的技术更先进;送信息,比谁的信息更灵通;送思路,比谁的思路更奏效。

学员王西涛家是蔬菜种植大户,入伍前也学过农业技术。当得知哈斯木大叔因缺乏温室大棚种植技术而连年亏本时,便让家人邮寄了10本科普书籍,帮助大叔一起研究大棚选址、规划和管理,帮助他建起了2个新式蔬菜大棚,并引进先进滴灌技术,联系对外销售渠道。当年底,哈斯木家的大棚就扭亏为盈,收入达3万多元,还被村里评为“科技示范户”。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基地还指导学员通过举办讲座、开展培训、上门服务等方法,把先进实用的技术推广到水稻、棉花、葡萄等种植上,先后捐赠科普图书1万余册,举办讲座50余期,培训群众4000余人次。近年来,实习乡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8000元,新增养殖、种植等专业户15个,有半数农户购买了私家车,家家户户盖起漂亮的砖瓦房。

2012年底,哈拉玉宫乡上道杆村、阿拉多尕村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表彰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进了这个门,就是一家人。”让“家人”更幸福,是一茬茬“兵巴郎”始终不变的梦想和追求。

提起艾比卡德尔大叔家的好日子,乡亲们总是羡慕不已:女儿宰那浦古丽从新疆教育基地毕业,当上了中学老师,儿子买买提能讲一口流利的汉语,瓜果批发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多个铃铛多声响,多支蜡烛多分光。我们能有今天,得益于解放军叔叔一点一滴的关怀和帮助。”买买提清晰地记得,那年,自己还在上小学,姐姐刚上初中,家里来了两位解放军叔叔,连续4个月每天教他和姐姐学习汉语:看汉语新闻,读汉语报纸,讲汉语故事……后来,解放军叔叔每年都来,不断帮助姐弟俩提升汉语水平,陪伴着他们成长成才。

知识和文化悄然改变着梨城百姓的命运和未来。实习学员们也从“家人”的眼神中看到了民族群众求知的渴望。

自维吾尔语实习基地成立之初,学员们就自发成立了“爱心基金会”,先后资助30多名贫困少数民族学生重新走进课堂,让他们燃起了对未来的希望。

从2012年起,基地党委常委与哈拉玉宫乡中心小学贫困民族学生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每人每年捐赠爱心助学款1000元,直至大学毕业。近年来,从实习乡村已经走出了30多名大学生、40余名中专生。

“阿卡(维吾尔语意为哥哥),6年来你对我不离不弃的资助和鼓励,让我的梦想不再遥远,让我的未来触手可及,感谢有你,一路相随……”即将走进中学校门的时候,维吾尔族姑娘美热古丽高兴地给一直资助她的实习学员王小华写信汇报成绩,满含深情的话语让小王倍感欣慰。

爱洒天山百日情 鱼水相依一世亲

毕业学员李文杰和女朋友约定,今年休假先去他家见家人,但拿到的车票却让女孩儿颇感意外。李文杰首先带她去的并不是宁夏老家,而是远在新疆库尔勒的另一个“家”,他要把即将结婚的喜讯,第一时间告诉日夜牵挂的达达、阿娜(维吾尔语意为爸爸、妈妈)。

得知“兵儿子”和儿媳妇要回家的好消息,那曼江早早就带着家人来到村口盛装迎接。他说,这些年自己家一共来过13个“兵儿子”,每个都很孝顺,隔三差五给他打电话、发信息、写家书,聊聊家长里短,问问生活近况,说说未来憧憬,每次都会被牵肠挂肚的叮咛嘱咐感动得热泪盈眶。

“虽然3个月的相处时间是短暂的,但那份至真至纯的亲情却是永恒的……”在回“家”的路上,李文杰动情地向女友讲述着当年实习时的故事,想到即将见到离别5年的达达、阿娜,人未见,泪先流。

每年实习学员到来的时候,都会上演一幕幕“接亲”“抢亲”的场景。

2014年7月中旬的一天,哈拉玉宫乡阿拉多尕村村委会围满了人。

学员们下车列队,还没等村干部宣读完分配名单,村民纳曼·玉努斯就已迫不及待,把学员白记群拉上车就往家赶。一路上,他逢人就讲:“我家来了‘兵儿子’,我家来了‘兵儿子’。”

71岁的帕丽旦老人说:“多一个‘兵儿子’就多一个亲人,我们家家户户都想抢一个回来呢!”

帕丽旦老人患有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腿肿得像吹过气一样,走路都困难,遇到天阴或天气骤变更是疼痛难忍。“兵儿子”曹杰看到老人发病时痛苦的表情,便立即给远在四川老家从医多年的父亲打电话求助。

几天后,父亲不仅寄来了特效药,还寄来了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偏方。曹杰伺候阿娜服药后,赶紧骑着自行车到离村子30多公里外的库尔勒市抓来草药,每天熬好药汤为阿娜洗脚。

经过20多天的耐心治疗,帕丽旦老人的腿脚慢慢消肿了,疼痛也减轻了。她感慨道:“我生了4个孩子,可谁也没有给我洗过脚,这个‘兵儿子’不但给我洗脚,还治好了折磨我20多年的病痛,比我的亲儿子还亲!”

每一届学员在实习之前,内心都存有一些顾虑:维吾尔族家庭能接纳我这个汉族人吗?风俗习惯不同能生活到一起吗?“家人”肯真心相待吗?

每一位实习学员在踏进“家门”后,都发觉自己多虑了,因为“你我一家亲,真爱无边界”。

学员信涛杰刚到新“家”时,正赶上穆斯林群众的“斋月”:每天日出到日落星现这段时间不能吃、不能喝、不能进厨房做饭。信涛杰心里不禁“打起了鼓”:“新疆的夏天白昼有十五六个小时,能熬得住吗?”

早上醒来发现天已大亮,“这下坏了,开始封斋了,早饭还没吃呢!”

发愁之际,阿娜把两碗奶茶和散发着酥油香的馕饼放在了桌上,回身说道:“虽然是斋月,但阿娜实在不忍心看着我们家巴郎子们饿肚子,所以我天亮前就起来做好了今天的饭,快赶紧吃吧。”

整整一个月,不管白天多忙、多累,阿娜都会早早起来给“兵儿子”们做好第二天的饭。

古尔邦节那天,学员宋洪宝刚睁开眼睛,阿娜阿瓦汗·热合曼就把一件崭新的衬衣放到了他床头:“过节了嘛,给咱们家巴郎子买一件新衣服,快试试看合不合适!”

一家亲,情最真。宋洪宝回忆说,和其他实习学员一样,自己刚进家门,达达、阿娜就给他取了一个维吾尔语名字——阿不力孜江,而且从一开始就把他当做自家人:上街赶集叫上他,参加婚礼邀请他,走亲访友带着去,下厨做饭一起忙……“下地的时候,拉着达达粗糙的大手,谈天说地、欢乐开怀,宛如亲生父子。”

真爱是相互的,也是无私的。2011年8月,正在乡里实习的学员闫海涛在购物时不小心丢失了银行卡。达达看到他紧锁的眉头,便轻轻坐到旁边问:“怎么了巴郎子?今天上课挨批评了?”“不是的达达,我把银行卡弄丢了。”

达达听后立刻起身走向里屋,过了一会,他出来把500多块钱和一本存折硬是塞到了闫海涛手里:“这些钱你先拿着用,存折密码告诉你,不够就自己去取,自家人不用客气。”闫海涛感动得半天说不出话来。

日月交替,四季轮回,学员来了又走了,但亲情却与日俱增。

深厚的感情让每一次离别都变得格外揪心。每年学员返校的时候,所有人都会经历这样的感人场景:“家人”们开着小轿车、拖拉机,骑着电动车、三轮车,满载奶茶、西瓜、馕饼等食物,早早集合在乡政府大院,离别的悲伤湮没了欢声笑语,昔日的铁骨硬汉也开始泣不成声。阿恰拼命往“弟弟”口袋塞吃的,生怕他路上饿肚子;达达与“兵儿子”相拥而泣,一遍遍叮嘱他常回“家”看看;阿娜在人群中不时踮起脚尖,泪水模糊糊了视线,可还想再多看一眼……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车队驶离的一刻,现场响起了夹杂着哽咽的歌声,一首《团结就是力量》唱出了难舍难分的亲情,也唱出了对民族团结的美好向往。

通联:新疆乌市碱泉一街2号 830002 吴国东 18599018345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