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家常话明理 借身边事解惑

来源:人民军队责任编辑:张 涛
2015-07-20 17:14

用家常话明理 借身边事解惑

兰州军区综合训练基地双语学员深入民族地区进村入户宣讲党的十八大精神

11月23日,100多名维吾尔族群众,汇集在库尔勒市哈拉玉宫乡中道杆村委会院内,聆听兰州军区综合训练基地学员高阳用汉维双语介绍党的十八大盛会概况。高阳用深入浅出的讲解和通俗易懂的话语,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连日来,像这样的宣讲会,这个基地已经举行了20多场次。

汉维情深意长 民族盛会连心

党的十八大闭幕当天,基地政委廖映江从邮箱里收到一封由75名学员集体签名的申请书。学员们请求基地党委同意他们回到哈拉玉宫乡民族语言实习基地,回到他们时刻牵挂的维吾尔族群众当中,发挥自己的双语特长,宣讲盛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哈拉玉宫乡,是一个以维吾尔族为主的民族乡,居民祖祖辈辈以栽种香梨为生。兰州军区综合训练基地将这里确定为民族语言实习基地后,每年都要组织一批汉族学员住进该乡的维吾尔族群众家中,进行为期3个月的实习锻炼。

在离开实习基地的日子里,学员们时刻牵挂着生活在那里的阿塔、阿娜(维吾尔语意为“爸爸、妈妈”)。党的十八大召开后,党的条条惠农政策,字字鼓舞学员们的心。他们从党的十八大开幕当天,就着手准备相关资料,制作汉维双语多媒体课件,收集整理30多G的图文和视频资料,并集体向院党委提出了请求。

11月16日,经过基地周密安排部署,由10名双语理论骨干组成的宣讲小分队,开赴哈拉玉宫乡民族语言实习基地。听说部队的大学生们要来宣讲党的十八大精神,乡党委副书记海热提带领乡村干部到30多公里外迎接等候。

用家常话明理 借身边事解惑

“解放军兄弟嘛!文化程度高,维语讲得好,根据我的情况,给我讲清楚了农村小额专项贷款的事情。明年嘛,我将利用这一党的好政策扩大养殖规模。我要赶着牛羊奔小康啦!”在上道杆村,养殖专业户艾合买提一见到记者,就迫不及待地说起了学员刘龙给他讲解新惠农政策的事情。

予人星火,必怀火炬。为了让宣讲内容更加符合当地群众的需求,进一步提高宣讲质量,学员们做足了准备工作。学员队队长买买提艾力·司马义采取重点讲解、个人体会、专家辅导等方式,引导学员全面理解掌握讲话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学员孙思成等6名双语理论骨干,坚持每天读一遍报告摘要、看一篇理论文章、学一个创新观点、写一段心得体会。为了把理论讲通俗、把道理讲具体,学员们还结合实习基地实际,将“五位一体”、“两个翻番”、“三型政党”等100多个理论观点,梳理翻译成喜闻乐见的家常话,给每个新理论赋予大家都知道的身边人身边事。

在中道杆村的宣讲现场,学员刘凯讲:“中央对城乡发展一体化,缩小城乡差别问题更加重视,加大了对农业产业化龙头项目的支持,新的政策会带来新的机遇。”近年来,该村依靠发展库尔勒香梨这一特色农业,人均年收入已经达到了1.5万多元,党的十八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如同一颗定心丸,让民族地区群众齐心协力建成小康社会的信心倍增。村长克依木·买买提听完学员们的宣讲后感慨地说:“十八大定下了大政方针,接下来就是我们放心大胆地干了!”

持久结对帮扶 共建美丽家园

与村党支部结成共建对子,是实习学员队与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共同成长进步的重要举措。学员队党支部与3个村党支部结成共建对子,在长期的共建帮扶和实习锻炼中,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和基层党的政权建设。

在心与心的相互交融中升华情感认同。往日实习,维吾尔族群众细致地照顾汉族学员的生活,将最好的房间安排给学员,积极配合他们学习维语,视学员为自己的“儿子”。如今宣讲,学员视维吾尔族群众为自己的家人,亲切地称呼“爸妈、哥姐、弟妹”,把实习家庭当成了自己的家,让自己“家人”及早掌握党的新政策,分享发展改革成果。

在宣讲期间,学员们还利用各种生动的形式,主动占领宣讲主阵地,促进了十八大精神在民族地区的有效落实。宣讲小分队一到达哈拉玉宫乡驻地,就将自己制作的十八大精神宣讲图板,贴进乡政府门外的宣传栏;自带投影仪,分村划片轮流为群众播放双语宣讲课件和影音图像;将通俗易懂的十八大精神漫画图集和书籍报刊资料送到田间地头、学校工厂和乡村社区。

酥梨飘香双拥路,携手共建奔小康。在哈拉玉宫乡双拥路两侧,同样引人注目的,还有布满街道的新农村建设项目远景规划图。哈拉玉宫乡党委书记王军深有感触地说:“这些年来,新疆民族地区处处有变化,年年大变样,人人得实惠。相信在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指引下,一幅幅新的美景,将会真实地呈现在美丽中国的版图上。”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