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在融入中升华 信任在交流中加深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吴国东责任编辑:张 涛
2015-07-20 17:32

近日,解放军乌鲁木齐民族干部学院60多名汉族学员前往库尔勒市哈拉玉宫乡维吾尔族老乡家实习,父老乡亲挤满了该乡政府的小院迎接“兵儿子”。司令员桑军告诉笔者,这是他们创新教学模式,探索嵌入式实习方法,把课堂设在老乡家,培养双语人才的一个重要举措。

针对学习维吾尔语翻译专业的汉族学员毕业主要从事翻译、联络和群众工作实际,该学院创新双语教学模式,先后在库尔勒市哈拉玉宫乡、赛尔屯乡和上户镇等1镇3乡6村建立“语言教学实习基地”,与当地政府协调,每年组织学员住进维吾尔族老乡家,每户分配1-2名汉族学员,进行3至6个月的语言实习。

“语言是交流的载体,只有语言相通,情感才能相融。”政委袁汉军介绍,他们积极探索嵌入式实习的方法和路子,为新疆嵌入式发展培养双语人才。学院历届党委认识到,只有走进维吾尔族百姓心中,建立血浓于水的真情,才能消除民族隔阂,为开展少数民族群众工作打下基础。每期学员自发地认维吾尔族家长“阿达、阿娜”(维语意为爸爸、妈妈),与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同娱乐,努力缩小生活习惯、风俗民情、心理思维等方面的差异,使感情在融入中升华,让信任在交流中加深。在民汉组成的家庭里,学员积极向维吾尔族群众学习民族语言、学跳民族舞蹈、学唱民族歌曲,在充满西域风情的歌舞中,增进彼此感情,维吾尔族老乡把实习学员当成自己的“巴郎子”(维语意为儿子),纷纷给“兵儿子”取维吾尔语名字,打扫出干净的房间,精心调剂伙食,主动教他们学习语言。通过家庭融合、感情融入、思想融汇,老乡们与学员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笔者在阿拉多尕村看到,许多维吾尔族老乡过古尔邦节时还带着他们走亲访友、赶巴扎(维语意为集市),参加家庭聚会和红白喜事,学员都成了座上宾。

通过“嵌入式”、“家庭式”的学习环境,大大提高了学员们维吾尔语听说读写译水平,听力由能懂40%提高到80%,语速达到每分钟70个维语单词。在实践中,学员们还发挥生产队、工作队和宣传队作用,在与村民交往交流交融中,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组织翻译编印了党的创新理论、民族宗教政策和科技知识30余套、5000余册双语读本,巡回宣讲400余场次,积极开展联村结对共建活动,举办香梨、棉花和葡萄等科技讲座50余期,帮助120多户家庭走上致富路,实习党支部与村党支部挂钩帮带,提高了少数民族党员党务工作能力,修建水渠,清扫街道,开展义务巡诊,照顾孤寡老人,一茬茬实习学员接力资助50多名少数民族贫困学生实现了“大学梦”。

嵌入式实习也带来了军地双赢,促进了当地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库尔勒市哈拉玉宫乡党委书记王军告诉笔者,近年来,乡党委被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党州委表彰为“五个好乡(镇)党委”,阿拉多尕村、下道杆村党支部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评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全乡没有发生一起非法宗教和暴力恐怖案件,实习学员功不可没。

据了解,该学院先后有620多名精通双语的汉族学员从维吾尔族老乡家走向天山南北,成为边防执勤能手、反恐维稳骨干和军民纠纷调解员、军民关系协调员、双拥共建联络员,在新疆嵌入式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