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东" />

孔雀河畔“民汉一家亲”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吴国东责任编辑:张 涛
2015-07-20 16:43

新疆库尔勒因盛产香梨被称为“梨城”,蜿蜒的孔雀河像条美丽的丝带缠绕着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深秋时节,在库尔勒市哈拉玉宫乡村的大街小巷、田间地头,一群汉族“兵巴郎”成了这里一道亮丽的风景。他们就是解放军乌鲁木齐民族干部学院的实习学员。

1998年,学院先后在库尔勒市哈拉玉宫乡、赛尔屯乡和上户镇等1镇3乡6村建立“语言教学实习基地”,每年组织学习维吾尔语专业的汉族学员住进少数民族群众家,进行3至6个月的语言实习,与维吾尔族老乡组成“一家人”,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同娱乐。

日月交替,四季轮回,一批批学员来了又走了,但与维吾尔族群众结下的深情就像孔雀河涓涓流水,绵绵流长……

维吾尔族老乡成为“编外教员”

金秋十月,寂静的阿拉多尕村一派安宁祥和,忙碌一天的维吾尔族村民进入香甜的梦乡。吐尔逊·木沙家里还亮着灯,刚收拾完桌子,吐尔逊和老伴哈拉古丽就给汉族儿子余博、宋洪宝辅导维吾尔语。

“我们到库尔勒去”,我用维语写成了“我们将去库尔勒”,把“过去式”写成了“将来式”,细心的“达达”、“阿娜”(维语意为爸爸、妈妈)正给我纠正呢。学员余博挠挠头告诉记者,除每天和家里的“乌卡、乌恰”(维吾尔语:弟弟、妹妹)交流学习外,爸爸、妈妈忙完家里的农活后,再晚再累都要检查我们的日记,像教员一样,讲评一天的实习情况。

院长桑军坦言:在老乡家里学习维语,有着天然浓厚的语言环境,学员面对面地向他们学习维语知识,学唱维吾尔语歌曲,学跳维吾尔族舞蹈,学讲维吾尔语故事,提高了维语实际运用能力。

把实习课堂设在老乡家,学员在学习维语时,又全面了解伊斯兰宗教文化,学到了很多课堂以外的知识。吐尔娜汗是学员肖心舒的阿娜,自从小肖来了以后,年过花甲的老阿妈每天做饭时,一边忙手里的活,一边收听汉语广播,嘴里还不时嘟囔着。原来老人为了辅导小肖学维语,正在收听维吾尔族小学生学汉语节目。她告诉小肖:“我学一句汉语,就会对应着教给你一句维语。”一次,老人用维语让小肖去取两个小碗,小肖迟疑半天拿了两根大葱来,老人一看就知道理解错了,随即反复讲解大葱与小碗的发音区别。

学员周恒口语水平差,在哈拉玉宫乡中心小学当汉语教师的哥哥哈斯木,专程赶到库尔勒市,花了两百多元钱买了一部录音机,每天对着小学汉语课本,用维语逐字逐句翻译,用了8天时间才录完。之后,不管吃饭睡觉,还是劳动休息,他都让小周带着耳机听,照着录音读,还隔三差五抽考,一个月后,小周的口语突飞猛进,连教员狮艾力都赞不绝口。

红白喜事是维吾尔族群众一项重要的集体活动,全村男女老少都要齐聚一堂,涉及到繁多的穆斯林礼仪,无论谁家操办,都会及时邀请学员到场,还指定一名维吾尔族村民担当“讲解员”,使学员增长了知识,开拓了视野。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用维语叫一声达达、阿娜,没有真情实感是叫不出嘴的。”学员杜麒麟告诉记者,刚到我的维吾尔族“新家”时,对着实习家长就是叫不出口,慢慢融入这个家庭后,感到他们就像亲生父母一样了。

有一件事让杜麒麟终身难忘。今年9月1日深夜,小杜突发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痛得在床上直打滚,达达克然木连夜开车将他送到医院,当夜没有查明情况,第二天一大早又把他送到当地的一家军队医院治疗,做了手术的小杜卧床调养,每天阿娜阿吉古丽变着花样做小杜爱吃的饭菜。

一周后,小杜的父母专程从四川成都赶来,看到他被照顾的无微不至,心里乐开了花。克然木还带着他们观光旅游,阿吉古丽顿顿做好美味可口的川菜款待他们。临走时,小杜的父母拉着克然木的手说:“孩子在你家里实习,我一百个放心!”

杜麒麟的体会只是这里的村民们关心照顾汉族“兵儿子”的一个缩影。

学员信涛杰刚到新家时,正好碰到穆斯林群众的“斋月”:每天日出到日落这段时间不能进厨房,不吃饭、不喝水。听到这个消息,小信心里打起“鼓”:“新疆的夏天白昼有十五六个小时,不吃不喝能撑得住吗?”“我们不是穆斯林,应该不用封斋吧?”“我们能不能自己做饭吃呢?”

封斋的前一晚,他一直没睡好觉,早晨醒来发现天已经亮了,“坏了,开始封斋了,早饭还没吃呢”,“以后要饿肚子了。”正在犯愁之际,他发现客厅的桌上摆着两碗热气腾腾的奶茶和散发着酥油香的馕饼。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他们不封斋?”正嘀咕间,阿娜吾马汗进了屋子,信涛杰问道:“妈妈,今天不是封斋吗?”

“对啊,从今天开始就是斋月了。”

“那这个……?”小信指着桌上的奶茶和油馕。“你们汉族娃娃没经历过这个,没必要和我们封斋。”阿娜回答道。

“这个……是不是不太好?”“不要紧,再怎么说也不能让‘巴郎子’们饿肚子呀,赶紧吃,要不奶茶都凉了。”为了便于学员实习,吾马汗改变了穆斯林信徒在封斋期间白天不做饭的生活习惯。

“为了学员,许多老乡改变了生活习惯,全方位配合学员实习。”学院政委袁汉军说,生活上融合、情感上融入、思想上融汇,使学员与维吾尔族老乡建立了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深情厚谊!

军民共建结硕果

用理论坚定信念,用文明播撒新风,用形象引领民风,用智慧助民致富,既是学院历届党委的要求,也是一茬茬实习学员的自觉行动。

2012年,实习学员冯建辉所在的老乡家宗教氛围比较浓厚,在外人面前,女主人天天以面纱蒙面,都不怎么和他说话。小冯在家里住了一个多月,也没见过阿娜的真面孔。冯建辉主动与她谈心交心,争着干家务,抢着干农活,用自己的日常言行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她,女主人终于摘下了面纱,把冯建辉当成一家人。

针对南疆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信息较为闭塞,宗教生活化、生活宗教化氛围浓厚等实际,该学院发挥双语优势,组织专家教授翻译编印了《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和《十八大精神解读》等双语教材,每逢党的重要会议召开、重大理论出台、重要讲话发表,实习学员组成宣讲小分队,深入田间地头,展开巡回宣讲,以乡音传党声,用乡情释国事,及时让党的声音在民族宗教地区落地生根。

实习学员还自发成立科技致富小组,举办香梨、葡萄、棉花和蔬菜种植技术讲座,帮助村民建起温室大棚,成立加工厂,使维吾尔族群众致富路越走越宽。如今,村民自觉地把孩子送进了汉族学校,有的走出偏僻山村做起了小生意,有的还到内地打工挣钱,如今,实习所在乡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4494元,村民们盖起新楼房,开上小轿车……哈拉玉宫乡乡长亚森•玉米提说,阿拉多尕村、中道杆村连续多年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评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实习学员立了大功啊!

经过3个月朝夕相处,实习学员不仅提高了维吾尔语听说读写译能力,还深入了解了民族习俗、生活习惯和心理特点,为做好少数民族群众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员吴波毕业后,分到了某边防团工作,一次,部队外出驻训,一位哈萨克族牧民丢了四只羊,误以为是驻训官兵所为,带着十几个民族群众气势汹汹前来“讨说法”。吴波出面调解,稳定牧民情绪后,发动官兵找到走丢的小羊,及时化解了一场军民纠纷。

17年来,600余名汉族学员从维吾尔族老乡家走向天山南北,成为边防执勤能手、反恐维稳骨干和军民纠纷的调解人、军民关系的协调人、双拥共建的联系人,在稳疆兴疆中发挥积极作用,成为新疆嵌入式发展的重要力量。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