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河畔军民鱼水一家亲

来源:天山网责任编辑:张 涛
2015-07-23 11:00

天山网讯 (记者刘杰 通讯员吴国东摄影报道)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民族干部学院库尔勒语言实习基地,是学习维吾尔语翻译专业的汉族学员实习地点。1998年,学院在库尔勒市哈拉玉宫乡、赛尔屯镇等1镇3乡设立语言教学实习基地,17年来,先后组织20批、620名实习学员进村住户学习民族语言、帮助生产生活、传播创新理论。在提升维吾尔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同时,把语言实习基地建成党的思想宣传阵地,积极传播党的声音,充分发挥解放军工作队、战斗队和生产队的作用,为稳疆、安疆、兴疆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可靠保证。回首在少数民族群众家的实习往事,一段段不舍的情缘、一幕幕难忘的场景、一曲曲团结的赞歌,感人至深,广为传颂。

学员夏超前往哈拉玉宫乡阿拉多尕村看望他的“阿塔”纳曼·玉努斯。
学员夏超前往哈拉玉宫乡阿拉多尕村看望他的“阿塔”纳曼·玉努斯。

7月17日,记者随中央新闻采访团来到库尔勒市哈拉玉宫乡,走进当地维吾尔族群众家里,听他们讲述了与实习学员之间的暖暖亲情。

三尺讲台搬进民族村落

为提高学员语言应用能力和岗位任职能力,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民族干部学院每年组织汉族学员住进维吾尔族群众家,进行3至6个月的语言实习,通过“嵌入式”、“家庭式”的学习环境,提高学员们的维吾尔语听说读写的水平。

达吾提·亚森是哈拉玉宫乡小学的一名教师。2007年7月,学员鄢碧超一住进家,他就开始尽心尽力地教鄢碧超学习维吾尔语。

达吾提先是来了一个小测试:“欢迎来到我家!”“实习期间有什么打算?”

两句简单的交流让听得懂、说不出的鄢碧超尴尬的满脸通红。

了解到鄢碧超维吾尔语水平的达吾提,每天早上都让鄢碧超大声朗读,纠正他的发音。晚上要求他用维吾尔语讲述一天的生活,还为鄢碧超讲维吾尔语故事,讲解维吾尔族风俗习惯、生活礼仪等。达吾提把生活用语中“吃饭”、“喝茶”、“聚餐”这些难以区别的词句逐一反复讲解,并和鄢碧超交流,直到完全弄明白。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鄢碧超的维吾尔语水平突飞猛进。

学员在群众家学习维吾尔语的同时,还教群众汉语,相互学习、进步。

村民沙代提古丽·卡德尔1997年技工学校毕业后,汉语表达一直不好,家里来了汉族学员以后,教她和孩子说汉语,她们纠正汉族学员的维吾尔语。沙代提古丽·卡德尔和两个孩子的汉语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

"哥哥"在的时候陪我学习,和我一起玩。我们一起干活,一起吃饭。在日常用语上相互纠正对方,我还和"哥哥"学会用汉语唱《小苹果》。”沙代提古丽·卡德尔的儿子赛买提江·艾合买提说。

基层是最佳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民族干部学院教员艾尔肯·阿吾提说,几个月的学习,提高了学员们的维吾尔语水平,使他们熟悉了少数民族的习俗、行为习惯和心里特点,为今后在边疆民族地区开展群众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他们还与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感情,用老乡们的话说,这些兵巴郎已经成为了他们的知心人。

孔雀河畔军民情深

七月的塔克拉玛干大漠北缘,流火的烈日让刚刚挂果的万顷梨园,吐露出扑鼻的清香。又是一年好收成的憧憬,甜在哈拉玉宫乡阿拉多尕村村民纳曼·玉努斯的心里,而在他心中,还有着更加甜蜜的滋味,在开斋节来临之际,他的汉族 “儿子”夏超专程从青海格尔木赶来看望他。

2014年7月,夏超作为实习学员来到纳曼·玉努斯的家里,纳曼·玉努斯给这个汉族“儿子”取名“阿里木江”。阿里木江与老人同睡一张床,同吃一锅饭,同在地里劳动,老人对这个汉族“儿子”喜欢的不得了。

回忆起在纳曼·玉努斯家实习的情景,学员夏超满脸的幸福。上街赶集叫上他,参加婚礼邀请他,走亲访友带着他,下地的时候和“阿塔”(维吾尔语爸爸)谈天说地,他的维吾尔语水平得到了明显的进步和提高。

夏超还记得有一次连续几天没有记笔记,和蔼可亲的阿塔知道后批评了他。原来,按照教员的要求,实习学员每天要撰写维吾尔语日记,并让“家长”检查完后签字。这几天因为农活较多,阿塔没顾上检查夏超的日记。

“他来到家里主要是学习,如果因为帮助我们而把他的学习影响了,我们不是耽误了孩子。”纳曼·玉努斯说。

纳曼·玉努斯记得,2014年9月,他的儿子因车祸住进了医院,学员白记群得知情况后,当场拿出了500元。干完农活后还去医院照顾他的儿子,期间白记群又给了200元。

“他的行为让我特别感动,他是来这里实习的,却把大部分时间用来帮我们干农活,把我们当亲一样对待。”纳曼·玉努斯说,这些年家里一共来过13个“兵儿子”,每个都很孝顺,隔三差五给他打电话、发信息、询问他的生活近况,每次都会被牵肠挂肚的叮嘱感动。

在阿拉多尕村,像纳曼·玉努斯这样对学员怀有深厚感情的不在少数。

村民阿吉古丽·艾米都拉还记得2008年她生孩子的时候,学员刘新宇除了承担地里的农活,还帮助家里做饭。

“他给我炒米饭、烧稀饭。他做的凉菜特别好吃,我们一家人都很喜欢。”阿吉古丽·艾米都拉说,学员在村里,不论谁家有困难,他们都会去帮助,棉花地里、梨园里到处都有学员的身影。他们还帮助村民搭厕所、修羊圈、盖房子。

“我们家的房子就是学员帮忙盖的,我找的大工,他们给我当的小工。”阿吉古丽·艾米都拉的丈夫、阿拉多尕村村委会主任克里木·克依木接着妻子的话说,多年来,学员来了一茬又一茬,他们用维吾尔语和群众打招呼,学员与群众之间的感情加深了,家乡的民族团结增进了。

“往年的这个时候学员都已经来了,今年来得晚,村上不少群众见到我总问,咱们的学员怎么还没来,住的地方都准备好了。”克里木·克依木说,每年最难受的时候就是学员们离开的时候。

党的声音走进千家万户

实习地所在少数民族群众占总人口的84.7%,学院充分发挥学员政治上可靠、理论功底扎实、通晓双语的优势,把党的声音传到少数民族群众的心坎里。

2014年9月,学员常远方来到哈拉玉宫乡艾孜孜·艾拜依家里。这让艾孜孜··艾拜依犯起了难:家里只有两间小土房,一间用来待客和吃饭,另一间是只有一张床的卧室,新成员住哪里呢?

“小常啊,达达(维吾尔语爸爸的意思)家里条件不好,本想着多盖几间房子,可是经济条件有限,人手又少,你哥哥上学回来都没地方住,真是委屈你了。”艾孜孜·艾拜依不好意思地说。

“达达,现在国家政策好,惠民富民实惠多,要是建80平方米以上的抗震房国家还给补助呢,您的房子年久失修,可以享受国家的补贴。”得知艾孜孜·艾拜依的苦衷后,常远方解释道。

有这样的好政策,艾孜孜·艾拜依心里乐开了花。在常远方和其他几名学员的帮助下,不到半个月,一栋漂亮的新房建成了。还通上了天燃气,彻底告别了烟熏火燎的土灶。

“这么漂亮的一栋房子,政府就给了3万元的补助。”艾孜孜·艾拜依高兴地说。

搬家那天,艾孜孜·艾拜依带着常远方逢人就夸:“这已经是我家的第13个"兵儿子"了。多亏他给我讲了那么多国家的好政策,让我知道了现在种棉花有补贴、买农机有补贴、给梨树浇水也有补贴……好政策多得十个手指头都数不过来。”

多年来,学院根据少数民族群众对创新理论的需求和兴趣,先后编印了《十八大精神宣传读本》《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宣传手册》《习主席重要讲话摘编》等双语读本,及时发放到少数民族群众的手中,用群众一听就懂的话语传递党的声音、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还积极开展联村结对共建活动,举办香梨、棉花和葡萄等科技讲座,帮助农民走上致富路。

下道杆村村民乃吉米老人空闲时时常拿着兵巴郎给的《十八大精神宣传读本》,边看边念叨:“党既给子孙金山银山,还要留下绿水青山,想得真远啊。”

哈拉玉宫乡党委书记王军说,近年来,乡党委被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党委表彰为“五个好乡(镇)党委”,阿拉多尕村、下道杆村党支部被自治区评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全乡未发生一起非法宗教和暴力恐怖案件,实习学员功不可没。“嵌入式”实习带来了军地的双赢,促进了当地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民族团结结硕果

收获的不仅是感情,还有实实在在的“红利”。村子基础设施更齐全了、村民的观念更新了、致富的路更宽了、民风也更淳朴了…库尔勒市连续5年被评为“双拥模范城”,哈拉玉宫乡党委多次被表彰为先进党组织、民族团结先进乡,5个村被评为“文明村”,其中上道杆村、中道杆村被自治区评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王军深有感触地说:“多年来,实习学员与村民们同心促和谐,共赢谋发展,这是民族文化的交融,是军民鱼水情的写照。每年10月底,学员们返校时,村民们都拿着奶茶、鸡蛋、馕饼,早早的来到乡政府大院为学员送行,叮嘱声、抽泣声连成一片,拉着学员不让走,曾经电影镜头里百姓送子弟兵上前线的画面,一遍遍留在人们记忆的深处。”

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民族干部学院院长桑军说:“语言实习基地的成功实践,起源于学院党委深化双语教学改革的有益探索,得益于库尔勒市少数民族群众对党和军队的真挚情怀。实习基地走出来的学员以精通的双语、熟悉新疆主体民族风俗习惯和社会心理的优势,到部队后大显身手,在军政军民和民族团结中发挥着桥梁纽带的作用。”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