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文杰(右)与战友交流排爆技术。

高凯在进行排爆技术训练。
三进战场生死排爆
与死神赛跑是家常便饭
原排爆班班长甘文杰在特勤中队服役12年,在死亡线上徘徊了近百次。今年初已转业回到老家待安置的他却突然接到命令:一起暴恐事件的现场发现了结构复杂的爆炸物,希望他能够回来处理。
甘文杰二话没说,立即打上背包,重返战场。废弃平房里一个高40多厘米、直径20厘米、重达15公斤的爆炸物,把现场所有人的心都揪到了嗓子眼。
X光机照不透!排爆机器人无法承受其重量!甘文杰尽管掌握了十余种特殊爆炸装置的排除方法,但眼前这个庞然大物还是让他倒吸了口凉气。最后决定,只能靠人工转移,随后引爆。
他们面对的是未知的命运,排爆手高凯在执行任务时三次靠近爆炸物都不敢下手。甘文杰一直在身旁鼓励他说:“别怕,要死一块儿死!”甘文杰临危不惧的豪气打动了高凯。他们两人身着重35公斤的排爆服,承受着身体和心理上极大的压力,用木板抬着爆炸物一步一步往外挪,300米的距离他们整整走了30分钟,那是他们俩人生中走过的最漫长的路,也是最揪心的路。
“轰”的一声巨响,棉花地里浓烟腾空而起。爆炸物中的钢珠射到了远在300米外的车顶,打出了一个又一个的坑……
听战士讲完,记者不禁为高凯和甘文杰两人捏了一把汗……但看看坐在对面的战士们,表情淡定自若。
或许,这种与死神的赛跑,对他们而言只是家常便饭,再平常不过了……
高凯和甘文杰在零下12摄氏度的严寒条件下连续奋战10余个小时,任务一结束,两人已经累到虚脱。战士们介绍说:“排爆服是用一种高密度纤维制作的,夏天的时候穿着排爆服作业,不到10分钟浑身就能湿透,还会起一身红疹。”
在排爆手的世界,每一次任务的不确定因素都非常多,任何时候都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剑胆琴心的排爆手们在每一次任务中都面临着生死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