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北斗青年科研团队:打造中国人的“千里眼”

来源:中国新闻网作者:葛林楠 谭芳责任编辑:康哲
2015-01-29 08:33

国防科技大学北斗青年科研团队平均年龄不到30岁,却成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的国家队主力军。何书远

高性能导航接收机。葛林楠 摄  

中新网长沙2013年6月14日电 1983年提出导航定位设想,1994年全面启动北斗导航系统研制,2012年底14颗卫星覆盖亚太,2020年将建成30多颗卫星、覆盖全球的大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在一代代北斗人的奋战征程上,有这样一个年轻团队:平均年龄不到30岁,却成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的国家队主力军;从一个三人的课题组,到如今成长为卫星导航系统重大专项导航技术方向专家组组长单位;18年来,他们从诸强逐鹿北斗的“观察员”,成长为国内唯一同时担任系统核心体制、卫星关键载荷、运控主体、测试设备研制任务的单位。

他们就是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北斗青年科研团队。

拥有“千里眼”是中华民族的千年传说,更是一直未能实现的千年期盼。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