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见证子弟兵大爱深情
——武警总医院医疗队深入藏区开展医疗服务见闻
■本报特约记者 章士平
2月3日8时30分,武警总医院医疗队前往西藏萨嘎县昌果乡筛查包虫病患者,为藏族群众巡诊送药。
据介绍,包虫病是一种寄生虫病,分为囊型和泡型两种,其中泡型包虫病由于患者病死率较高,被称为“虫癌”。这种病在西藏、青海等高原地区发病率高,已经成为危害当地群众身体健康的一种恶性传染病。
经过两个小时的山路颠簸,医疗队赶到昌果乡人民政府,数百名群众早已等候在大院里。队员们顾不上喘口气,立即展开设备进行诊疗服务。
据萨嘎县卫生局局长扎西介绍,群众听说北京的专家来看病送药的消息后,有的提前步行200多公里山路来到乡政府等候,有的今天一大早冒着寒风赶到这里。
做B超是筛查包虫病患者的重要方法。医疗队原本安排两人负责B超工作,一名队员因高原反应严重被送回拉萨,于是这项艰巨任务就落到了超声诊断科副主任技师张雪梅身上。高寒缺氧、人数众多、条件简陋,这项任务对她来说是不小的考验。
“这个孩子没问题,放心吧!”“这名老乡病灶部位左右肝异常,阳性,尽快登记治疗”……当张雪梅连续做了50多例B超检查后,出现严重高原反应,胸闷、恶心、头疼。“加油,雪梅!”身后带队的院领导一边鼓励她,一边拿着氧气让她吸。看着藏族同胞们渴望的眼神,张雪梅吸了一会儿氧又咬牙坐在了B超仪前开始工作。等到晚上送走最后一名患者,她已经累得说不出话来。这一天,她一个人完成了301例检查,筛查出阳性病例25例!
医疗队还对藏族群众其他疾病进行诊疗。56岁的单措出现头晕、胸闷不适现象已有两年,得知部队医疗队巡诊的消息后,他拄着拐棍来就诊。心内科主任罗建平检查后诊断为重度高血压伴有心脏杂音,给单措开了治疗的药物,并指导当地医务人员进行后续治疗。
67岁的牧民次仁塔布,家住在12公里外的达吉岭帕顿村。他大腿时常疼痛,走路不便,一大早在女儿陪同下赶来就诊。骨一科副主任医师姜川仔细检查后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因乡政府卫生所条件差,建议他去县医院拍片进一步确诊,随后给他开了药。
一天时间,专家们克服严重高原反应,共为300多名群众现场诊治、提供咨询,发放药品580余盒、宣传册400多本,还分头走村入户为十几名卧病在床的群众上门诊疗。武警总医院院长郑静晨说:“我们就是要通过这种扎扎实实的医疗扶贫和爱民助民活动,将党的温暖送到偏远地区群众的心坎上!”
20时10分,当队员们离开时,当地群众自发到乡政府门口送行,不停地喊着:“金珠玛米,土其其、土其其(藏语:解放军,谢谢)!”据悉,接下来医疗队还将赴夏如、拉藏、旦嘎等6个偏远乡镇进行义诊服务。
(本报拉萨2月5日电)
(《解放军报》2016年02月06日 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