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两会 | 十八大以来的中国政治经济学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作者:王健君责任编辑:李晨
2017-02-27 14:45

“山雨欲来”的全球化大抉择时刻

2016年底,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刊发的一篇题为《全球化死亡之旅始于2016》的文章悲叹,“未来的历史学家也许会说:2016年是自由贸易遭遇重大挫折的一年,甚至是最新一波全球化进程终结的开端之年。”

尤其当以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为首的一些西方政要们,将问题归罪于全球化并企图逆转这一时代潮流的时候,全世界都将目光转向了中国。

“世界经济的大海,你要还是不要,都在那儿,是回避不了的。想人为切断各国经济的资金流、技术流、产品流、产业流、人员流,让世界经济的大海退回到一个一个孤立的小湖泊、小河流,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符合历史潮流的。”

1月17日,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用一场主旨演讲警醒世界,人类历史告诉我们,有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直面问题,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思路。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正确的选择是,充分利用一切机遇,合作应对一切挑战,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走向。

采访中,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黄卫平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全球化是人类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自然过程,它的包容性天然地要求市场和贸易规则不断扩大和统一,“这一特征决定了全球化进程不可能被中断。所谓中断,也只能是中断通过权力让步和制度安排形成的具有排他性的一体化进程,比如TPP。”

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幼文进一步为《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分析说,经济全球化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后,“贸易投资自由化向深度发展,要求各国国内体制实现更高水平开放,更多国家参与全球化后发展水平差距巨大,各成员方利益分配关系更为复杂,导致一些国家人为地停滞或反对参与全球化。”

尤其是当世界经济处于下行期的时候,全球经济“蛋糕”不容易做大,增长和分配、资本和劳动、效率和公平的矛盾就会更加突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都会感受到压力和冲击。

张幼文告诉《瞭望》记者,“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政治经济学出发,通过自身的结构调整和内部改革,有效应对挑战。”

一是遵循生产力的基础性作用原理,注重自主创新,以创新驱动发展;二是遵循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积极作用,全面深化改革释放发展新动能;三是遵循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规律,抓执政党自身建设、抓服务型政府建设、抓政府对市场的监管。

“中国改革开放近40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发展和改革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原则。”黄卫平认为,在这个问题上,中国为世界作出了榜样,“不是将问题归咎于别人,而是以自胜者强的进取心态,改革自身以主动适应时代变化。”

具体而言,就是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世情、国情、党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刻领会人类文明发展的时代要求,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引领中国发展;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逻辑,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始终把“三农”工作牢牢抓在手上,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最终通过自身努力,抵达民族伟大复兴的胜利彼岸。

因此,面对当前全球范围内“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时代大气候,多位国情权威研究人士向《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表示,一方面,要清楚“一山放出一山拦”,提醒国人“常怀忧患之思”;另一方面,则必须“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一是保持中高速经济增长,又好又快地继续做强国家经济实力、做大国民财富“蛋糕”;二是矢志不渝将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到底。

在黄卫平看来,经济发展就是逆水行舟,按照劳动生产率计算,2016年,我国8亿劳动力创造了11万亿美元GDP,美国1.7亿劳动力创造了18万亿美元GDP,“这意味着,我国财富创造能力,与发达国家差距甚远,决不能未富先骄、未富先懒。”

刘尚希认为,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治国理政总方略,是完整的战略部署体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手段和保障。”

“这其中,全面深化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是中国治国理政的核心问题,是牛鼻子。”所以,他强调,能否将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到底,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败。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