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答中外记者问

来源:新华社责任编辑:杨红
2017-03-09 03:01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去年11月,天网行动“百名红通”头号犯罪嫌疑人杨秀珠回国投案,在国内外引发巨大反响。你能否介绍一下外交部和驻外使领馆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王毅: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是在党中央领导下,各部门齐心协力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外交部在其中也担负着重要责任。党的十八大以来,外交部和各驻外使领馆全力协助国内各主管部门,共从90多个国家和地区追回腐败和经济犯罪外逃人员2500多人,其中“百名红通人员”38人。我们同世界上70个国家缔结了引渡条约和司法协助条约,基本建成覆盖全球各大洲主要国家的追逃追赃网络。我们还通过主办APEC、G20汇聚形成了国际社会反腐的共识。中国为此展示的决心和取得的进展,得到国际社会一致好评,树立起良好国际形象。

外交部将继续全力以赴做好这项党中央重视、老百姓关心的重要工作。我们的目标就是要打消所有违法分子的幻想,让他们明白:海外不是法外,避罪没有天堂。

半岛电视台记者目前中东局势越来越复杂,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将会在该地区热点问题上发挥什么作用?

王毅:当前中东再次处于关键十字路口,既存在动荡加剧的风险,也蕴育着迎来和平的希望。

中方认为,要推动中东形势朝正确方向发展,最重要的是三个坚持:一是坚持打击恐怖主义这一重要共识。二是坚持政治解决热点问题这一正确方向。三是坚持联合国主导中东和平进程这一主渠道。

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是政治外交手段解决争端的范例,各方都应重信守诺,履行应尽义务,有效落实协议。

巴勒斯坦问题是中东持续的痛。和平可能迟到,正义不应缺席。中国坚定支持两国方案,愿为重启和谈继续斡旋。

澎湃新闻记者我们看到新媒体正在深刻改变世界。请问王外长,中国外交是如何适应新媒体时代的?

王毅:面对新事物,外交部不会落伍,也不会缺席。近年来新媒体风靡世界,我们第一时间跟上了这股潮流。目前,“外交小灵通”已经拥有1200万“通心粉”。外交部以及驻外使领馆开通了130多个新媒体账户,其中就包括人气很高的“领事直通车”微信平台。通过这些新媒体,我们第一时间把国际时事、领事保护、对外合作等民众关心的资讯“送货上门”,同时快速回收各种意见、建议甚至是吐槽。可以说,新媒体使外交更接地气、更有人气,在外交部和社会公众之间架起了一座更为直接的互动桥梁。

外交为民是中国外交不变的宗旨。下一步,我们将借助新媒体打造更多倾听民意的“顺风耳”,开设更多服务民众的“直通车”,开辟更多海外领保的“生命线”。我在这里要发布一个最新信息。两个星期后,外交部将正式推出12308的微信版,今后大家除了可以继续电话拨打12308领保热线之外,还可以通过它的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实时咨询和求助,相信这将为广大民众带来更多便捷。

记者会历时2小时,近600名中外记者参加。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