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三次大会发言综述

来源:新华社作者:熊争艳、齐中熙、吴雨责任编辑:杨红
2017-03-12 08:50

委员与部长们“面对面”:推动实际问题解决

大会发言,实际上也是政协委员与部长们的“面对面”。

三次大会发言期间,大会堂前五区第一到五排,设有部长席。来自中共中央、国务院约40个部门的负责人坐在这里聆听委员们的发言。

有的部长在大会开始前半个多小时就来了,打开本,拿出笔,阅读大会发言材料。在大会发言期间,部长们仔细聆听,有的在发言材料上标出重点,有的在本上做记录。

部长列席大会发言是一种惯例,始于1993年全国政协大会。

10日大会发言聚焦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多名委员的发言涉及基础教育、医学教育、体育教育等问题。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坐在部长席第一排听会。会后,他表示:“这是我第一次来旁听大会发言,委员们的发言反映了社会关切,有一些问题,国务院正出台相关政策,其他问题,我们会仔细研究。”

今年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里提出,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工作。大会发言是监督的形式之一。

吉林省政协主席黄燕明委员表示,人民政协民主监督是整个监督体系的重要方面,包括提案监督、会议监督等多种方式。“大会发言,就是一种公开的监督。”

大会发言,绝不是“说说而已”,有不少建议正在推动实际问题解决。

蓝逢辉委员在今年大会发言时提到“营改增运行效果和改进建议”,是他赴上海、深圳、四川等地对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调研后,梳理出的系统性建议。

“9日我作大会发言,10日我就接到税务总局办公厅同志打来的电话,说这个发言很好,计划在两会结束后,邀请我参与小微企业的税收起征点问题专题研究。”蓝逢辉委员告诉记者。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