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平: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是一步一个脚印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邹维荣 宫玉聪责任编辑:柳晨
2017-03-12 02:01

一步一个脚印:中国向航天强国迈进

——访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委员

■解放军报记者 邹维荣 宫玉聪

今年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实施25周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委员介绍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的成果和下一步任务进展情况。

25年成就巨大

记者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自1992年9月21日立项以来,已经走过了近25个年头,请您谈谈取得的成果主要有哪些?

周建平: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近25年的发展历程是一步一个脚印,成果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载人航天本身的技术发展,使得我们国家掌握了载人航天的基本技术,包括载人天地往返、空间实验室、出舱活动、交会对接等。同时,我们正在进行空间站初样研制工作。

二是载人航天带动了中国航天的发展和进步。载人航天工程立项的早期阶段,我国航天事业规模小、发射次数少、技术水平与国外差距大,载人航天工程的实施,全面带动了我国航天研发能力的发展,带动了航天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带动了航天研发管理能力的提高,树立了“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坚强理念,建立了一套科学的管理体制机制,逐渐形成高效严格的产品生产和保障体系,形成了各类航天产品研发的系统能力,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杰出的航天科学家和工程师,为我们国家航天发展和进步提供了重要的人力资源保证。

三是载人航天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管理和质量理念及方法,对国内其他行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积极作用。比如说我们航天质量和管理归零的“双五条”归零标准,不仅在航天系统广泛采用,现在已经成为国际标准。载人航天带动我们国家很多元器件,包括芯片、接插件、集成电路等方面的设计生产,使得我们国家元器件自主创新能力和自主品牌生产都发生重大变化。

让航天科技更好地造福人类生活

记者有人觉得,航天似乎有点遥不可及,请谈谈载人航天和普通人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周建平:由航天技术带动的经济发展,如能源、信息、控制、电子、制造、化工、冶金、纺织等多个领域的发展,早已融入普通人的生活。载人航天,看似遥不可及,却如春雨般润物无声,沁入到普通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出门看天气,要靠气象卫星,风云卫星的相机最早就是我们载人航天工程研发的,光谱相机也是我们率先研发的。而这些成果在气象、资源等卫星方面的应用,直接造福人们的生活。

航天技术的影响,有时是一个逐步的或者隐性的过程。比如说航天本身的需要带动了材料的发展,但材料对生活的影响,是个渐进的过程。我举个例子:羽毛球拍、网球拍,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还是木柄的,上世纪九十年代变成铝合金的,现在成为碳纤维的,这些材料都是航天技术带动产生的。

下一步我们在突破航天核心技术的同时,还要研制更多的各类应用卫星,在卫星应用、空间设施建设方面做更多的工作,将航天技术广泛应用到国民经济主战场,服务城市管理、灾害应对、交通管理等。同时,航天技术的发展也会带动相关工业的发展和提升,推动人类生活更加智能和便利。

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会迈得更大更远

记者请介绍一下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下一步的任务进展。

周建平:到2022年,我们要建成空间站,三舱的结构。现在我们已经拥有了神舟飞船和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组成的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今年4月发射天舟一号验证货运系统后,我们就将拥有今后为空间站运输货物的货物运输系统,这个系统包括天舟货运飞船和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我们正在研制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它将用于发射空间站的舱段。三个舱将在2022年之前完成发射,从而建成我们的空间站。

在建造过程中,我们同步安排了空间站科学设施的研发,包括空间天文、物理、基础物理、生命、材料、流体的微重力科学。我们将在空间站建造过程中和建成以后,用这些设施从事空间科学方面的研究,包括太阳系、宇宙、暗物质、暗能量等方面的探索工作。我们还将利用这个平台,开展材料科学实验、生物技术实验。

当然,人类探索太空的步伐不会止于近地轨道,中国人探索的步伐也不会止于近地轨道。登月是中国航天人多年以来孜孜以求的目标。当前,我国探月工程依然处于无人探月阶段,要实现载人登月还需要解决一些问题:第一是研发出重型运载火箭,把人和登月舱送到月球轨道;第二是研制人来往地月、落月和上升的飞行器。当然,还有发射、测控方面的设施建设。载人登月比无人登月规模要大很多,而且必须保证航天员的安全,这里面存在巨大的技术挑战。

探月工程今年有比较值得期待的大任务。嫦娥三号是落,嫦娥五号今年要回,就是要把一个探测器落到月球上,并且在月球上面采样,再回到地球,技术难度很大。如果成功,将标志着我们无人探月的技术,取得一个很重大的突破,这会为今后载人探月打下很好的技术基础。

(解放军报北京3月11日电)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