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太平洋的熊猫情缘
■新华社记者 柳丝 贾小华
4月的美国华盛顿,草木葱茏,春意渐浓,国家动物园中游人如织,一岁半的熊猫“贝贝”在竹棚翠柳间攀爬玩耍,每一个呆萌表情都能引来阵阵惊呼。
时光回溯到1972年,同样是个草木含春的四月天。中国赠送的第一对熊猫“玲玲”和“兴兴”,乘坐一架波音707专机跨越太平洋,飞抵华府,8000多名民众冒雨相迎。
近半个世纪,光阴荏苒,时空变迁。性情和善、娇憨可掬的中国国宝大熊猫,作为人文交流的纽带,始终以它特有的悠然之态,静静见证着两国关系的成长前行。
“出使”美利坚 缔造“熊猫年”
满头银发的斯蒂芬妮·史密斯女士不知是多少次到美国国家动物园熊猫馆了,她把一枚熊猫徽章别在帽子上,目光紧随着园子里“贝贝”的一举一动。“上世纪70年代,中国向华盛顿赠送了大熊猫,从那时起,我就开始来看它们,”她说,“大熊猫已经成为华盛顿的一部分。”
1972年2月21日,北京,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开启“破冰之旅”。到访第二天,尼克松夫人就迫不及待地前往北京动物园观看大熊猫。在尼克松回国前的答谢晚宴上,周恩来总理突然宣布赠送给美国两只熊猫。这个决定让尼克松夫人既倍感意外,又欣喜若狂。这是中国政府首次向西方国家赠送大熊猫。
“玲玲”和“兴兴”在华盛顿国家动物园的首秀,吸引了超过2万人前来观看。开馆首月,观众多达110多万人。“第一个来看大熊猫的是尼克松夫人,在工作人员向她介绍大熊猫时,她一直咯咯笑个不停,”《纽约时报》的一篇头版文章这样写道。
经久不衰的“熊猫热”,也让大洋彼岸原本陌生的国度频频登上《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主流媒体头版,激发了美国民众对中国的极大兴趣和好感,给两国关系添加了更多人情味,成就了中美外交史上的一段佳话。
这一年,被美国人民称为“熊猫年”。
如今,美国成为中国之外大熊猫最多的国家,目前有12只大熊猫生活在全美4座城市中,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理解与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