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米尔高原上的4万株白杨红柳,诉说着戍边人的“成绩”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岳小平 张庆良 李蕾责任编辑:杨思晨
2017-12-17 16:34

亘古的帕米尔,亘古的冰川,飞鸟不度,寸草难生。只有生活在这里的边防官兵,才能体会到给这片荒原添绿有多么不易。为了种树,他们想尽了办法,一天,一年,种下去,不成活,来年春天再种。为了种树,他们一次次不屈地与恶劣自然环境抗争,执着种树的同时,也在内心播下忠诚与坚韧的种子。

春天来了,终于有些树抽绿了,谁也不知这些树要长到多大才能算真正的成活,才能经受住风霜雨雪的考验。但这并不影响帕米尔官兵种树的决心,他们会一直种下去。他们相信终有一天,帕米尔会绿树成荫,那将是这世界上最高的树,需要仰视才能看到的树!

缺绿的帕米尔,你就是那扎下根的树

■岳小平 张庆良 解放军报记者 李蕾

临近冬至,帕米尔高原气温降至-20℃,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即将到来。除了守防,最让边防战士放心不下的,还是今年春天在后山种下的上万株红柳。

连日来,驻守在这里的新疆军区某边防团官兵格外忙碌,训练执勤之余,他们顶着严寒,给这片红柳捆上厚厚的草、套上塑料薄膜,根部培上大量的土……战士们说,每年这个时候,给树苗“穿棉衣”是他们的一项重要任务。“只要这些树苗能熬过这个冬季,来年就能在边防扎下根!”

“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氧气吃不饱。”有人这样形容往日的帕米尔高原。海拔高、气温低、紫外线强,让在这里种活树几乎成为不可能。然而,驻守这里的兵,对树的挚爱、对绿色的向往超乎常人想象。数十年来,一茬茬官兵接力种树、悉心呵护,营院里的38株白杨不仅扎下了根,而且历经风摧雪残依旧枝繁叶茂。

“一棵呀小白杨,长在哨所旁……”这是边防官兵最爱唱的歌,也是他们真实生活的写照。伴随着38棵小白杨,官兵们结合高原土壤实际、苗木生长特点,采取换土和补种的方式,陆续在营区后山种下5万余株白杨和红柳,如今竟有4万株奇迹般地存活了。走近这片绿色,每一棵树都记录着帕米尔的变迁,每一片绿叶都讲述着戍边战友坚守高原的艰辛。

渴望绿色,播下心中的希望

杨军(左一)和官兵们一起在后山乱石滩上挖树坑。刘小龙摄

在《大唐西域记》里,对帕米尔高原有这样的记载:“据两雪山间,故寒风凄劲,春夏飞雪,昼夜飘风。地碱卤,多砾石,播植不滋,草木稀少,遂致空荒,绝无人止。”

帕米尔高原平均海拔4500多米,素有“生命禁区”之称。然而,这里同样是祖国的神圣领土,有边就得有防,就得有人来守卫。正是抱着这样坚定的信念,第一代帕米尔官兵冒着风雪严寒来到了这里,战天斗地、白手起家,在戈壁荒原建起连队,扎下了根。

戍边生活艰苦而寂寞,而更考验人的是这里一年四季很难见到绿色。“站在营区附近的山顶放眼望去,除了褐色的沙砾,连棵‘树影’也看不到……对绿色的渴望,成为一茬茬边防官兵的梦想。”驻守在这里的新疆军区某边防团团长杨军说。

上世纪90年代初,杨军从山清水秀的四川开江参军入伍来到帕米尔高原。初上高原,满眼的荒凉让他时常感到孤寂。“以前在内地,从没感觉树有多稀罕。”回忆起那段岁月,杨军一脸苦笑,“人就是这么怪,越是得不到的越是放不下。从那时起,连做梦都想看到树。”

树都没有的地方,人可怎么待?杨军萌生了“为连队种树”的想法。

第二年春天,他和几名战友一起到距离连队最近的县城购买了5株杨树苗。由于高原极度缺水,要种一棵树,只有深挖一米以上,才能见到湿土层。他们挖坑、栽苗、培土,小心翼翼地把树苗种在营区旁边的背风处,“同时也种下了心中的希望。”杨军说。

然而,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那年春天种下去的树苗,经历了夏天狂风的摧残,到了秋天只剩下了一棵“独苗”。

冬天来临时,杨军和战友们用几床破棉被将树苗裹了起来,又在外面堆上厚厚的积雪。在大伙儿的精心呵护下,这棵树苗安全地度过了冬季,并最终在边防扎下了根。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