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深圳发展奇迹看中国改革开放40年

来源:新华社作者:徐金鹏 蔡国兆 等责任编辑:李丹妮
2018-05-20 22:30

2017年7月13日,工作人员在位于深圳的中国国家基因库操作基因测序仪测序。新华社记者毛思倩 摄

壮阔的历程——从“深圳速度”到“中国高度”,这座在南海之滨拔地而起的城市不断书写时代传奇,改革开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提供不竭动力

夜幕降临,沿着深南大道行驶,平安国际金融中心、招商银行总部、腾讯大厦……一路高楼林立,流光溢彩,整个城市犹如铺展开的一幅缤纷画卷,勾勒出美丽的天际线。

这条25.6公里长的大道,是深圳的坐标轴,建设历程也折射着这座城市发展的时间轴——

1980年,第一段修通的深南大道全长仅2.1公里,7米宽的路只够两辆车并行,但这已经是当时特区最长的路;

1982年到1984年底,第一次扩建工程完工,路拓宽到50米;

1987年,中间的铁路用高架桥托起,6.8公里长的深南大道被深圳人自豪地称作“十里长街”;

1992年,深南大道拓宽至135米;

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大道两侧增加了灌木、乔木等上百种植物,呈现园林景观;

2018年,深圳推出景观照明提升行动,夜晚的深南大道华灯璀璨,魅力动人。

这条路见证着深圳的光荣梦想,昭示着深圳乃至中国改革开放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在“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创业的香港青年张龙华,三个星期就拿到了营业执照,总部在香港的公司因此迅速融到1000万港元。

对张龙华来讲,这里有着浓郁的创业创新氛围,前海不断改革的步伐,可以让创业潜力加倍释放。

如果说,“三天一层楼”的速度曾让深圳闻名全国,那么追求高质量发展所带来的创新活力越来越让这座城市扬名世界。

今天,人们谈论深圳,早已不再是“三来一补”“贴牌加工”“模拟仿制”,而是平均每平方公里有5.6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平均每天有51件发明专利获得授权、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超过4%……

当前,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深圳以标志性的创新驱动,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宏大叙事中的最新注脚。

深圳何以成为创新之都?

曾有人这样比喻,创新仿佛是盛开的美丽花朵,需要充足的阳光雨露、适宜的温度湿度等环境,而发展环境的营造,归根到底要靠体制机制的改革、理念的更新。

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成立初期,提出自办微波通讯,被痛斥为“胆大包天”;因为员工缺少粮食配额,希望通过外汇储备自购粮食,也被批评为“异想天开”。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1981年底,这个巨型标语牌矗立在了蛇口工业区最显眼的地方。这一口号出现在35周年国庆游行的彩车上,传遍神州大地,被亿万中国人叫响。

在石破天惊中实现突进,在敢为人先中寻求突破,特区的“特”就体现在“闯”上——

第一个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工资制度、敲响土地拍卖“第一槌”、第一家外汇调剂中心成立、第一家由企业集团创办的银行开业、第一家股份制保险企业创办……近40年里,深圳创出约一千个“国内第一”。

在创立早期阶段,深圳通过“闯”,率先全面探索市场化改革,以拓荒牛精神突破盘根错节的旧体制束缚,到1985年底,深圳工业总产值从1979年的6061万元迅速增长到24.12亿元,并向全国输出理念与经验。

率先引领、争取主动的改革精神一以贯之:2000年率先从加工贸易向高新技术转型;2008年率先布局生物技术、新能源、互联网等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2009年率先布局新一代存储处理技术、新材料等第二批战略性新兴产业;2013年率先培育生命健康、可穿戴设备等未来产业……

“没有改革开放的精神,没有敢闯敢试的勇气,没有冲破体制的创新,不可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没有今天的深圳,中国就不会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年过九旬、曾任深圳市委书记的李灏说。

坚持市场化为导向,这是深圳乃至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信条,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充满活力的奥秘。

上世纪80年代末,深圳已初步形成了外向型经济格局;1987年深圳出口总额在全国城市中排第三、1988年跃居第二;自1993年起,深圳进出口贸易总额连年居全国第一位。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圳在全国率先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实行“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

党的十八大后,2013年深圳在全国率先开展商事制度改革。改革实施的前两年,深圳商事主体总量由不足100万户,迅速达到215万户,增量超过改革开放前30年总量。此后,这一商事制度改革在全国推开,创新创业的市场活力空前迸发。

改革再推进,创新无止境。

2018年2月,深圳又出台营商环境改革“20条”。对标新加坡和香港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以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体系为参照,其中126个政策点均是通过强有力的改革来营造更加优良的营商环境。

以广阔胸怀接轨国际拥抱世界,深圳充分发挥毗邻香港的区位优势,率先打开国门搞建设,深圳抢抓“一带一路”、自贸试验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机遇,把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聚全球资源为我所用。

“深圳的土地资源有限、淡水也是买来的,也没有矿产资源,高校也不多,深圳发展到今天的主要推动力就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深圳最大无形资源和最大的软实力,它像一块磁石,把所有资源都吸引过来。”深圳市史志办公室主任杨立勋深有感慨说。

一批批海归人才来到深圳创新创业——由5位杜克大学、牛津大学等名校归国博士组建的光启,目前在超材料领域的专利具有压倒性的优势,申请量占该领域专利申请总量的86%;

一批批深圳本土培养的企业茁壮成长——1999年深圳首届高交会,28岁的马化腾融到了220万美元,腾讯公司就此不断腾跃,2012年全年营收438亿元,2017年达到2377亿元,2018年微信全球用户突破10亿。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这样解释当初为何选择深圳:1987年这里出台的文件明晰了民营企业产权,没有这个文件就不会创建华为。

任正非如今称:华为总部基地永远在深圳。在他看来,国家会更加开放,企业能够在国际化的环境中公平竞争,坚持法治化、市场化的道路,就能托起企业的理想和梦想。

有了市场,梦想就会照进现实。

今天的深圳,已成为一座具有影响力的国际性都市,拥有全球第三大集装箱港、亚洲最大陆路口岸、中国五大航空港之一,拥有华为、招商、平安、腾讯、万科、正威、恒大7家世界500强企业,吸引20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前来投资。2017年新兴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50%左右,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

改革开放,释放出了强大的内生动力,充分调动起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提供了不竭的力量源泉。

深圳发展的每一步,都凝聚了一代又一代特区建设者的心血和付出。

1982年,深圳最早的港商独资企业凯达玩具厂招工,郑艳萍等几百名年轻姑娘分别从韶关、汕头等地来到蛇口,成为中国第一代打工妹。1989年的百万民工“南下潮”,更是让深圳成为外来工聚集最早、最多的城市。来自梅县的打工妹安子,在1992年写下了中国首部打工纪实小说《青春驿站》,记录了这段深圳火热的打工历史。

“我要向你们鞠躬!”2007年,郑艳萍等凯达姐妹登门探望袁庚,这位90岁的老人取下帽子,向第一代打工妹深深鞠躬,对特区建设者致敬。

还有来自福建福清的陈华瑞,他在深圳一家工厂打工,“除了清扫厕所的事情没有干过,其他的事都做过”。1993年,他抓住机遇创办企业。当年21人的公司,发展至今已是拥有1500多名员工,产品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知名企业,他也荣获了“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和郑艳萍、陈华瑞一样,深圳许多老一代建设者和外来工都终身难忘那段岁月:“我们改变了深圳,深圳也改变了我们。”

对于建设者的贡献,深圳铭刻在心——1984年,深圳市委大院门前为深圳的拓荒者立起“孺子牛”铜雕;2008年,深圳建起“劳务工博物馆”。

1999年辞职从事创作油画的谢非来到深圳大芬村,几年后他被作为特殊人才引入深圳,落了户口,从打工者成为了一名深圳人。

他精心创作了一幅描绘深圳变迁的油画来纪念改革开放40年。他说:“画的是城市的变化,也是我的生活。”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