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英烈故事:热血铸就钢铁大动脉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赵其红责任编辑:张颖姝
2018-05-20 04:00

成昆线上铁道兵部队官兵战塌方。资料照片

18位铁道兵勇士——

生死大营救中长眠成昆线

1966年,铁道兵第1师第4团受命建设成昆线渔坝村3号隧道,该隧道所处位置石质松散破碎,是一个典型的风化石崩落堆积而成的岩堆。

8月5日,隧道开挖首次出现塌方,坍塌土石400多立方米,将第4团第16连25人堵在洞内。经营救,所有被困人员从洞内通风管爬出。9月12日、12月6日,隧道再次塌方,坍塌800多立方米,虽无人伤亡,但要恢复施工,必须尽快清除洞口的塌方。团长徐成山亲临现场指挥施工。

12月8日下午15时许,当班的第16连副连长黄元辉带领第1排清除洞口塌方的石碴,第2排在塌方体边排成两行运送石碴。15时40分,一声巨响,洞口塌方体再次崩塌,立刻陷出直径3米、深1.5米的坑,站在陷坑上传递石头的5班班长葛发志、战士聂兴成、潘风林、岳正金、周兴明被陷入坑内,坑内出现了极为罕见的慢慢旋转下陷的状态。眼看战友将被石流吞没,坑上的战友心急如焚,毫不犹豫地接连跳下去营救。短短的瞬间,23名战士相继冲进了陷坑。一场生死与共的大营救迅速展开了。

在同一洞内施工的第4连、第5连和第17连的战友们,闻讯也赶来救人。团政委魏逢春和第4连的战友爬到洞口,用3根钢钎撬头顶的危石。明知进入陷坑可能就是死,可后面赶来的战友们还在奋不顾身地跳入陷坑,扒开战友身边的乱石,把他们从石碴中一个个拉出来。大家在用生命与下旋的陷坑争速度、抢时间。坑上坑下的战友们手拉手组成“人链”,接力式地将受伤的战友一一从坑中拉出,传上去。一个、两个、三个……

第17连副连长张弟裕和第5连战士车强武在救了几个战友后,又一次冲进陷坑,就在他们伸手去拉陷入泥石旋涡中的王明发时,又是一声闷响,可怕的下陷又发生了。王明发陷得更深了,张弟裕、车强武也半截身子陷在乱石中。

团领导亲自组织抢救,战友们争分夺秒拉出了车强武,但张弟裕、王明发却越陷越深。张弟裕以命令的口吻向抢救他的战友们疾呼:“你们不要过来,这里危险,请你们赶快离开!”王明发也在陷坑中拼命喊着,“我不行了,你们快走!”他竭力用露在外面的双手推开抢救他的战友,直至献出年轻的生命。在场的战友潸然泪下,有的失声痛哭。已经有18个战友被陷坑埋没了,可旋转塌陷仍在继续。险情面前,为了减少无谓牺牲,团领导忍痛果断发出了停止抢救的命令。

面对罕见的塌方中的石坑旋转下陷,师党委在深为官兵们救战友前仆后继的壮举而震撼之际,18名勇士的牺牲,也令大家痛定思痛,迅速组织专家对这一特殊的地质特性及旋转陷坑的形成进行了仔细的勘测和研究,为第4团重新制定了战塌方、构筑隧道的施工方案。在官兵们的不懈努力下,塌方最终被他们克服,渔坝村3号隧道如期竣工。为表彰牺牲烈士和参加营救的同志们,师党委分别给予他们记功与嘉奖的褒扬。几十年过去了,当年参加这场生死大营救的战友,只要提起那次塌方,依然热泪盈眶。50多年来,他们每年都会到战友牺牲的地方祭奠缅怀。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