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走进坚守在祖国西北边陲的这群青年官兵,聆听他们的故事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作者:刘建伟 黄超责任编辑:王韵
2022-03-30 06:47

一次相遇,一生牵挂

■解放军报记者 刘建伟

在祖国西北边陲,聆听武警兵团总队某支队官兵的故事,一种感动萦绕在记者心头。

无论是上等兵姚伟的界碑梦,还是上士胡选涛离别时对边防的不舍,亦或上士惠智敏在边关收获的甜美爱情……这些无一不在告诉我们:与边关的一次相遇,很可能便是一生的牵挂。

边关艰苦、边防寂寞,只有身处其中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有个故事可见一斑:歌曲《小白杨》传遍祖国大地,很多人在哼唱其优美旋律的时候,并不知道小白杨成活的艰辛。那年,连长让巡逻的战士从附近山上挖来小树苗栽种在营区两侧。尽管战士们精心呵护,可两个月后,这些树还是全部枯死了……

就是这样的环境,依然阻挡不了官兵们的坚守和热爱。他们明白:自己的战位虽然艰苦,但无比神圣崇高。守国也是守家,身后无数个万家灯火里,也有他们家的一盏。

“青春不止是眼前的潇洒,还有家国与边关。”在军人的精神谱系里,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一个国家,若军人的目光只聚焦在自己的“小幸福”上,没有了危机感,没有了家国情怀,这个国家面临的将是深重的灾难。军人的肩上注定背负着忠诚、背负着牺牲、背负着奉献。这种背负,是军人血管里沸腾的血液,更是军人生命中鲜活的灵魂。

“边境山河,天涯雄关,如无人戍守,此地将不复中国。”夜深人静时,坐在雪域边关静静咀嚼边防官兵说的这句话,记者突然理解了上士惠智敏选择留下的坚定决心:那是一个边关军人对初心使命的牢记与履行。

正是将初心与使命注入了血脉、融入了骨髓,一代代官兵才用热血忠诚和无私奉献坚守雪域高原、高山海岛、戈壁沙漠……

踏访边关,记者深受触动。这些边关军人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但他们苦中有乐、乐中有为,催人奋进。有时候,哪怕他们最平常的一个举动、一句话语,也能在不经意间让你眼眶发热、泪流满面。

走下高原,回望边关,那些戍边官兵的身影,在记者心中愈显高大。惟其艰难,方知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当青春在奋斗中成长、梦想在军营中绽放、精神在行伍中流淌,我们这一代军人一定能绘出强军兴军的精彩画卷。

那一天,他们与边关相遇

■解放军报记者 刘建伟 通讯员 黄 超

武警兵团总队某支队官兵冒着风雪巡逻。任 勇摄

向往“诗和远方”的人,心中大多会有一个关于边关的梦。

“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国。”在那云之下、水之上、山之巅,一代代官兵用热血忠诚和无私奉献守卫着祖国。

在祖国西北边陲,武警兵团总队某支队驻地的地貌是连绵起伏的山丘、干涸的河谷和一望无际的荒原、戈壁及草场。如果在这里驾车而行,驰骋之间,你会感慨天地之壮美、山河之辽阔。

山河定格为风景,岁月储存进记忆。近年来,武警兵团总队某支队官兵定期与驻地管边民警、护边员一起执行联合巡边任务。

来到这里的那一天,他们就注定与梦里的边关相遇……

再难走的路也要走到底,因为界碑在那里

朝阳穿过厚厚云层,一扫多日来的阴沉天气,给清晨的巴尔鲁克山镀上一层淡淡的金色。

崭新的警务站小楼前,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阳光下冉冉升起。国旗下,唱着国歌的上等兵姚伟高高挺起胸膛,双手紧握钢枪,脸上写满兴奋。就在刚才,副支队长张仁远告诉大家:“上午要和塔斯提边防连一起巡边。”

“终于能得偿所愿了。”此前,姚伟参加过两次边境巡逻,都是联合管边民警、护边员在驻地管段巡逻,离界碑还有一段路,他一直因没能见到界碑而耿耿于怀。

在班长付安东眼中,姚伟是个有情怀的战士。高三那年,17岁的姚伟休学去成都打工。半年中他三易工作,从饭店服务员干到主播经纪人。慢慢地,姚伟厌倦了这样的工作和生活。迷茫的他,想去寻找“诗和远方”。接下来,姚伟回到高中复读,结果高考成绩一举超过复旦大学在其所在省录取分数线。

高考结束,漫步街头,姚伟无意中看到让他热血沸腾的征兵宣传视频。尤其让他难忘的是一个个有关边防哨所的镜头。这不正是自己一直找寻的“诗和远方”吗?!那一刻,姚伟决定参军。

既然选择了远方,就无惧风雨兼程。火车一路向北,姚伟第一次离开生他养他的成都平原。穿越大巴山到达宝鸡后,火车转向西行,河西走廊、祁连雪峰、丝绸古道、嘉峪关、星星峡、巍巍天山……窗外的风景不断变换,“诗和远方”在姚伟脑海中也越来越形象具体。

新兵下连,姚伟被分到距边境线不足百里的中队。在那里,他结识了80多岁的守边老人魏德友。“只要能走得动,我就一直坚持到底,等走不动了,我就让儿女继续守边。”那年冬天,这位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的“活界碑”来到中队,讲述他们一家人卫国戍边的故事。姚伟注意到,原本消瘦得有些佝偻的老人,只要一提起国家、边防、界碑这些字眼,就会立即挺直腰板,眼里闪着光芒。

老人离开后,姚伟日夜盼望着能去边境看一看。每次在电视里看到边防战士翻越雪山达阪,深情亲吻刻有“中国”两个大字的界碑,用排笔和红漆给界碑描红时,他的界碑梦就更强烈了。他觉得,到边疆当兵,就该在青春里写上一个有关界碑的故事,为军旅生涯烙进那一抹“界碑红”。

得知要开展联合武装巡逻,姚伟第一时间报了名。巡逻车驰骋在蜿蜒的边防公路上,望着远处云雾缭绕的边境山峦,姚伟激动不已。巡逻中,他结识了那里的护边员。山里缺水、有狼、没有手机信号……站在人迹罕至的山头,听着耳畔呼啸的山风,姚伟不由心生敬佩:一个又一个护边员靠着一间毡房、一个集装箱和一条巡逻犬,在孤独寂寥的边境线上奉献自己的青春,默默地为祖国站岗,那是一种怎样的精彩人生!

参加一次就想参加第二次。前不久,姚伟再次报名参加巡逻。一路上,他和边防连战友迎着刺骨寒风,穿越山谷、冰河、雪原。表层的雪冻住了,一脚踩下去,整个膝盖都淹没在厚厚积雪里。为了爬上一面特别陡的雪坡,他和战友们系着背包绳,手拉着手,艰难地向上爬……

“再难走的路也要走到底,因为界碑在那里。”大口喘着粗气,姚伟拼尽全力向前走。爬上坡顶,轻轻抚摸界碑,那一刻,姚伟觉得自己和祖国心心相印。

巡逻路上,两名战士在观察边境地形。夏 林摄

因为热爱,岁月不觉漫长

去年国庆节,上士胡选涛参加了巴依木札山口巡逻。这也是他脱下军装离开军营前的最后一次边境巡逻。在“九曲十八弯”溪流边,他用水瓶郑重地装上一抔泥土,珍藏自己的戍边岁月。

到了该说“再见”的时候,军旅往事一幕幕在这位老兵眼前回放。

高考失利后,胡选涛选择了参军。离家那天,体弱多病的妈妈拉着他的手说:“去部队要做好吃苦准备,好好干。”

懂事的胡选涛记住了妈妈的话。来到部队,无论多苦多累,他都冲在最前面。听说要组织边境联合巡逻,还有两个月就要退伍的胡选涛主动报名参加。起初,指导员张钊并不同意,可拒绝的话刚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张钊知道胡选涛的倔脾气,也懂得他内心的不舍。

在家国同庆的日子里,胡选涛和战友们巡逻在崎岖山路上。来到河谷深处,大家手脚并用地攀爬上一面崖壁,接着一边贴着崖壁前行,一边避开山坡滚落的碎石。终于,他们沿着山脊线来到群山最高处。

站在山巅,官兵们同民警、护边员一起升起国旗,庄严宣誓。胡选涛说,若不是参军到边疆,以前爱钻牛角尖的他不会有今天的成熟。

在部队这几年,他每年都把攒下来的工资寄给父母。“过去和家人闹别扭,我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出来。”军营的磨砺、与战友的朝夕相处,让胡选涛懂得了父母的不易,学会了“凡事为他人着想”。

晋升上士那年,在朋友介绍下,成熟稳重的胡选涛与爱人相识相知。第二年,两人携手走进婚姻殿堂,婚后育有一子一女,拥有了幸福的小家。

因为热爱,岁月不觉漫长。打心眼里,胡选涛舍不得离开军营。但父母日渐老去,又有一双儿女需要照顾,胡选涛思忖再三,还是下了“离开”的决心。

离队前的日子里,胡选涛时不时摸摸肩上的军衔。晚上临睡前,他把自己的军装瞅了又瞅。那几天,胡选涛总拉着年龄最小的列兵唐磊谈心。在这位00后身上,胡选涛看到了自己刚入伍时的影子,平日里对唐磊的关照也要多些。指导员张钊看得真切:“唐磊是胡选涛从新兵连就一直带的兵,两人亲如兄弟。听说班长要走,唐磊舍不得。”

从军12年,胡选涛经历了10余次离别,可轮到自己要离开时,他只能强忍泪水。那天,唐磊紧紧拥抱着老班长,双眼哭得通红。

“事先怎么说的,谁哭谁不是好汉。”胡选涛笑着安慰唐磊。汽车缓缓驶出大门,胡选涛强忍着没有回头,不让战友们看到他断了线的泪珠。

今年春节前夕,中队再次组织官兵去边境巡逻。唐磊第一时间写下申请书,如愿进驻到额敏县巴依木札任务点位。

这里地处边境风口,来自高原的寒风长驱直入,暴风雪是家常便饭,官兵们进驻的边境警务站像汪洋大海里的一叶扁舟,仿佛随时都会被风雪倾覆。

边境线的铁丝网、电线杆、信号塔都曾被风雪刮倒,大家不得不面对断电断水停暖的恶劣环境。艰苦的日子里,战友情愈发真挚感人。

“这样的青春有意义!”夜深人静的时候,唐磊掏出日记本,把每一个难忘瞬间都刻进记忆。坚守在这里,每分每秒都是艰难的,但一想起老班长胡选涛,唐磊的心中便鼓起了决心和勇气。

你从春天走来,世界冰雪消融

在战友们眼中,上士惠智敏“如山一般的外表下却藏着水一样的柔情”。

感情细腻的他,曾因感情不顺一度郁郁寡欢。“再不回来,我们就分手!”一边是苦恋数年的女友,一边是挚爱难舍的军营,惠智敏经历了数个不眠夜,最终选择了留下。

那段时间,惠智敏一门心思扑在工作训练上,每天忙得一躺下就能睡着,不给自己胡思乱想的时间。

父母想方设法托人给惠智敏物色对象,但姑娘们一听他在遥远的边疆,就没了下文。一天,高中同学的妹妹偶然间看到惠智敏写给她哥哥的信。“男儿何不带吴钩,为国守边展鲲鹏……”在信中,惠智敏鼓励老同学到部队参军历练。

谁能想到,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样一封信,竟牵出了一段好姻缘。不知道是出于好奇还是什么原因,这位叫梁月的陕西姑娘居然冒哥哥之名给惠智敏回信。在通信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惠智敏和他所谓的“同学”始终坚持书信联系,两人几乎无话不谈。

“时间久了,我发现我们的心挨得越来越近了”“你看过电影《假若爱有天意》,我就像那个等信的人”“再苦再难你也要相信,属于你的爱一定会穿云破雾,跨越雪山与戈壁来寻你”……缓慢流淌的文字,让惠智敏慢慢产生一种奇怪感觉,这种细腻浪漫的文字背后应该不是他的老同学。

惠智敏把所有收到的信重新仔细看了一遍,更坚定了自己的判断。他决定再写一封信,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

一个星期过去了,又一个星期过去了,他始终没收到回信。惠智敏从未觉得等一封回信是如此漫长。他忍不住给老同学打去一个电话。一切真相大白,原来是同学的妹妹梁月一直和他鸿雁传书。那一刻,惠智敏有点蒙。他跟老同学要妹妹的联系方式,却被梁月婉拒了……

“她可能只是一时兴起。”带着几分失落,惠智敏第二天就奔赴边境参加联合巡逻任务。

“守护界碑宣示主权,是军人的使命和荣光!”那天,惠智敏一步一个脚印,走向神圣的界碑。站在白雪皑皑的边防线上,“眼前是界碑,身后是祖国”的自豪感,在惠智敏的心中升腾。

当晚,惠智敏接到留守战友的电话,告诉他有一封来信。似乎意识到什么,惠智敏按捺住激动的心情,让战友赶紧把信件拍照发给他。

“她要来看我了!”那封来自梁月的回信,惠智敏不知看了多少遍。

巡逻归队后第3天,惠智敏终于见到了不远千里赶来的恋人。他撩起心爱姑娘的额前长发,深情凝望着她那双大眼睛:“你从春天走来,世界冰雪消融!”

在战友们的祝福下,两人紧紧相拥。

梦想,是一种召唤

■唐 磊

很多战友都有当特种兵的梦想,我也不例外。

大学毕业那年,我怀揣着特战梦参军入伍。新兵训练时,我每天缠着班长开“小灶”,盼望着能被选入特战中队。可因为恐高,我铩羽而归,被分到了一个偏远的执勤中队。

与梦想失之交臂,我懊悔、彷徨,一度失去了努力的方向。刚下队那一阵儿,我甚至悄悄打起了“退堂鼓”。看我的状态不佳,班长和战友们没少做我的工作。我明白大家的好意,但想到日复一日枯燥的执勤生活、每天深夜的寂寞哨位,我还是振作不起来。

去年春节前夕,中队选派官兵到边防线执行巡逻任务。为了让我经受历练,班长给我报了名。“有群众被暴风雪困在山里了,快去救人!”巡逻路上,接到群众求救电话,我跟着特战中队中士班长刘振旺立即驱车前往事发地域展开救援。

当时,山里的气温仅有零下20摄氏度,狂风吹着坚硬的雪粒和砂石,遮天蔽日。刚下车,我就被风吹得踉踉跄跄,眼睛都睁不开。一旁的刘班长一把抓住我的手说:“不用怕,跟我上!”只见他用背包绳熟练地将我俩系在一起,带着我冲进了风雪。

“子弟兵来了,不用怕了!”见我们冒雪前来救援,被困的陶先生一家格外激动。来不及多说话,我们抄起铁锹和十字镐,埋头铲冰除雪。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奋战,被困车辆终于被推出了雪窝。

“在人民群众遇到困难和危险时出手救助,是军人的职责。”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刘班长的过硬素质和勇于担当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他的话也让我感触很深:“无论是特战队员,还是普通战士,都肩负着保卫人民的神圣职责。无论战位在哪里,我们都要练强本领,这样才能不辜负这身军装。”

那天救援回来,刘班长打开了话匣子,向我分享了他的成长故事——从司炉工到特战队员,他始终坚守初心,坚信只要努力拼搏,梦想终会实现。

梦想,其实是一种召唤。刘班长的鼓励,让我重拾圆梦的信心。从那以后,我不仅训练冲在前,巡逻执勤同样干得有声有色。一年下来,我进步很大:多项军事课目成绩优秀,工作也在中队名列前茅,还被中队评为“四有”优秀士兵。

“坚持不懈苦练,你的梦想一定能实现!”听着战友们的鼓励,我暗下决心:一定刻苦训练,争取早日圆梦!

(作者系武警兵团总队某执勤支队上等兵)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