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缅怀黄纬禄:用全部生命写就了“导弹人生”

来源:我们的太空责任编辑:张诗梦
2022-04-20 11:26

这是一本80多年前的“学霸笔记”

整齐划一的字母与标点符号

细致精美的画图

让人不由感叹

简直和打印的一样

这本笔记本的主人

便是

“两弹一星”元勋——黄纬禄院士

2011年他静静地离开了我们

黄老不仅笔记记得好

更有着满腔的豪情与壮志

他用一生实际行动

诠释了什么是矢志报国的信念和初心

他把对党的高度忠诚

对祖国的深情热爱全部融入了导弹事业当中

一定要把中国的导弹搞出来

1943年,黄纬禄怀揣科学救国之梦前往国外学习。他认为,虽然科学无国界,但学习科学的人有祖国。学成之后,他怀着报效祖国的理想毅然回国。

1946年黄纬禄(中)在英国伦敦住所附近与室友合影

20世纪60年代,黄纬禄投身于导弹研制之中,决心搞出中国自己的“争气弹”,争中国人的志气!他始终奋战在导弹研制的第一线,在荒凉的戈壁滩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

1960年11月,中国第一枚导弹——“1059”(东风一号)发射成功,实现了我国军事装备史上导弹零的突破!

1964年6月,“东风二号”取得圆满成功,翻开了我国导弹发展史上自主研制的新一页!

1966年10月27日,中国首次由导弹运载发射的原子弹在核试验预定地点成功爆炸,中国导弹研制试验成果震惊了世界!

黄纬禄在去试验基地的专列上

在试验基地黄纬禄与试验队的合影(前排左四)

黄纬禄和他的同事们仅用了十年,实现了中国导弹零的突破,取得了被外电评论为“像神话一样不可思议”的进步。

一定要把中国的固体导弹搞出来

在20世纪60年代,我国已先后成功研制了原子弹和液体地地战略导弹,但是液体导弹准备时间长且机动隐蔽性差,缺乏二次核打击能力。

1970年7月 黄纬禄(二排左三)和同事在南京长江大桥作试验期间合影

黄纬禄临危受命,担任我国第一枚固体潜地战略导弹“巨浪一号”的总设计师。

为了准确掌握具体情况,黄纬禄走遍了大江南北。他发现,黄土高原上正在兴建一个巨大的水池,准备用于模拟潜艇水下发射条件。

顶着阵阵风沙,黄纬禄站在了这个正在由几百个工人开挖的土坑前,眉头紧锁。后来,黄纬禄提出了“台、筒、艇”三步发射的试验程序。这样就省去了投资巨大的水池,大大简化了试验设施,节约了研制经费和时间。

研制第一代核潜艇的四位老总 (左起赵仁恺 彭士禄 黄纬禄 黄旭华)

1982年10月12日,渤海海面上,一条喷火的蛟龙跃出水面……准备了十几年之久,第一代固体潜地导弹终于研制成功了。试验的成功震惊了世界,中国拥有了二次核打击能力!

航天系统工程中的“金科玉律”

黄纬禄与钱学森、屠守锷、梁守槃、任新民、庄逢甘

黄纬禄(左一)在试验基地厂房内向原国防科工委及航天工业部领导介绍情况

黄纬禄(中)在试验现场

黄纬禄在导弹试验现场

黄纬禄在接插件厂检查工作

了解航天的人都知道,有一条“四共同”原则一直被奉为航天型号系统协调工作中的“金科玉律”,即:有问题共同商量,有困难共同克服,有余量共同掌握,有风险共同承担。

黄纬禄总师扩大会上在倾听总师助理宋兆法谈技术问题

黄纬禄(中)在总师扩大会上

“四共同”原则最早由黄纬禄在潜地导弹的首次总师扩大会上提出的。那时,导弹型号研制遇到了一个问题,难题在短期内难以解决。在这个紧要关头,黄纬禄果断决定召开首次总师扩大会,有问题共同讨论,有困难共同克服。对于风险而言,黄纬禄也明确表示:“作为总设计师,我首先要承担责任。”

“剜”肉“补”导弹

有段日子,研制的型号多、任务紧,黄纬禄经常会感到体力不支,不得不去医院进行检查。长长的诊断单让医生感到十分诧异,眼前这个人到底做的什么工作,会落得这一身的病——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输尿管结石、心脏病等。

1992年8月14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二捆首次发射

黄纬禄与试验队队员们合影

1982年,黄纬禄主持研制的新型潜地导弹发射成功。已经66岁的黄纬禄由于过度操劳,体重降低了11公斤。人们说他是剜下自己的血肉,补在导弹上了!而他自己却说:“11公斤相对于动辄以吨计算的导弹来说算不了什么,但是将这血肉‘补’在导弹上,成就的却是一个民族的希望和骄傲!”

黄纬禄观看弹上设备

黄纬禄在总师扩大会上忍受着胃部的疼痛耐心倾听技术人员的意见

黄纬禄应邀给航天系统青年人作报告

黄纬禄和中国航天员合影

把毕生心血都交给导弹事业的他开创了中国固体战略导弹先河,奠定了中国火箭与导弹技术发展的基础!他铸造的导弹武器,已成为国之胆;他留下的崇高精神,已化作剑之魂。躺在病榻上的他还依然挂念着航天、惦记着导弹。他说,假如还有来生,我还要搞导弹……

2011年11月23日晚

黄纬禄逝世

享年95岁

在他生前

曾留下过这样十六个字

“传承两弹一星精神,

勇挑民族复兴重担。”

希望后代的年轻人能将

“两弹一星”的精神继续延续下去

让中国发展得更好

让我们对黄老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