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需要重型运输直升机
时下冷战已成历史,世界形势完全变了,米-26似乎失去了生存空间。但现实告诉我们,重型运输直升机在现代社会仍有存在价值。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地形多样化特征明显,且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分布都呈现不均衡特征的发展中大国而言,米-26有着更多的现实意义。
中国东北地区有广阔的林区,春夏的森林防火是一项异常艰巨的工作。过去的林火消防大多依靠人力和普通消防器材,人力扑救不仅效率低,消防人员也面临巨大危险。普通消防器材在林地和山地很难实现及时到达,往往会失去扑救良机。现在消防直升机已经开始在不少国家装备使用,它们虽然能快速抵达火场,但中小型直升机加装消防水剂投放设备改造的消防直升机,携带水量十分有限,多为2~3吨,对于大型林火很难快速奏效。米-26如果作为消防直升机,即便在加装消防剂投放设施后,一次投放水量也在10吨以上,几乎相当于加拿大专用固定翼消防飞机CL215的2倍。如果在林区或消防巡逻区附近有计划地建设起降场和储水设施,就能实现火场快速到达和扑救。
中国是地质灾害多发的国家,山洪、泥石流、地震等灾情发生时,重型直升机可以保证救援力量和设备快速无障碍到达,能让重型特种设备及时出现在任何需要的地方,而不再需要顾忌地形地貌和高度的限制。在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时,重型运输直升机同样可以发挥不小的作用,实现抢险资源的快速调配和大批伤员的转移。比如,重型发电设备、特种工程机械、体积较大的医疗救护设备、大功率水泵等救援器材,往往要求第一时间送达现场,特别是从大型机场到现场最后的数百千米,公路铁路往往难以企及,重型直升机的价值便会在此时体现。
此外,米-26这样的大家伙,在近海石油作业、能源产业、通信设施建设、海洋研究、环境勘测、地质勘探、渔业监测甚至野生动物保护领域,相信都能找到用武之地。在军事领域,米-26虽源自冷战时代,但凭借其快速且巨大的空运能力,以及对场地环境的低诉求,只要运用得当,谁又说它不会是军事空运的良好平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