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K-TA”采用具有发电功能的发动机,其研发周期会比飞机本身更长,依靠电能实现超音速飞行,按照现有科技水平,难度系数很大——
前途未卜 任重道远
为了实现“PAK-TA”超音速、航程远、载荷大等目标,俄罗斯需要研制出更为强劲的发动机,研发先进的电子设备,同时还要发展超音速低音爆技术来改善超音速飞行时机载乘员的乘坐环境。
可以肯定的是,凭借俄罗斯现有国家财力和技术储备,“PAK-TA”的诞生之路充满荆棘,“PAK-TA”的研发工作任重道远。即便如此,俄当局对“PAK-TA”的研发还是充满信心。“俄罗斯英雄”、俄国立飞行试验中心副主任、资深试飞员伊戈尔·马里科夫上校认为,从目前科技发展水平来看,模块化设计的技术水平日趋成熟,按计划完成超级运输机的研发是绰绰有余的,新机型在计划时间内造出来是完全有可能的。
事实上,“PAK-TA”如果采用完全新型的发动机,带有发电功能的发动机研发周期可能会比飞机本身更长。另一方面,“PAK-TA”的部分动力将由电能提供,虽然目前电池可支持小型电动飞机,但按照现在的科技发展速度,让电能为像“PAK-TA”这样的超音速飞机提供有效动力真的太难了。
西方媒体的质疑并非没有道理。当前俄罗斯在武器研发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第五代战斗机T-50研发工作已经步履维艰——虽然俄罗斯宣布T-50战斗机已经进入研发的后期阶段,但据印度空军称,俄罗斯与印度联合开发的T-50战机仍旧面临大量的隐身和发动机问题。
也许,“PAK-TA”项目是俄罗斯的一个美好愿望,目的是显示他们正在推动军事现代化。但对俄方来说,“PAK-TA”项目将会按照计划层层推进,新型运输机叱咤蓝天只是时间问题。这只“空中巨兽”未来命运如何?能否真的如期所望?值得我们拭目以待。
(《解放军报》2015年10月31日 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