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新一代潜艇首海试 研发16年乌龙频现

来源:新华社作者:郑昊宁责任编辑:姚远
2016-05-04 16:04

【青黄不接】

目前,在印度海军服役的有13艘常规柴电攻击潜艇,其中9艘来自俄罗斯,4艘来自德国,总数量远远少于1999年根据30年潜艇计划批准的24艘。

这些潜艇中有11艘的年龄在20到30年之间,最新的“辛杜沙斯特拉”号潜艇于2000年入役。

然而,潜艇的使用寿命通常为25年,且由于整修问题,印度潜艇仅能保证有半数处于可操作状态。

除常规潜艇外,在印度海军服役的还有一艘从俄罗斯租借的“阿库拉”级攻击核潜艇“查克拉”号,印度还计划从俄罗斯租赁第二艘“阿库拉”级潜艇。

此外,印度首艘国产核潜艇“歼敌者”号经过7年试航后,最近终于在孟加拉湾完成所有测试,印度官员称这艘潜艇在技术上可以“随时服役”。

印度政府原本计划耗资29亿美元建造5艘类似“歼敌者”号的核潜艇,但后来因技术问题而搁置多年。

【执著本土制造?】

英国《简氏防务周刊》网站4月29日报道称,印度海军致力于将大部分平台需求包给本国公司解决,因此几乎所有项目都出现交付延迟以及由此带来的成本超支问题。

4月18日,印度海军参谋长R·K·多万宣布,目前印度公私船厂在造的海军舰船和潜艇共有46艘左右,总价值超过1.37万亿印度卢比(约合207.5亿美元)。

他还说,根据印度海军的海上安全与远景计划,从2027年开始,未来所有平台都将纳入政府的“印度制造”计划,在本土制造。

然而,目前印度已有3个重大国产战舰项目延迟6年到8年时间,总成本增加近2990亿卢比,其中就包括由马扎冈船坞公司建造6艘法国“鲉鱼”型潜艇的“75号工程”。

分析人士指出,印度海军现代化建设近年来取得一定进步,但其在制定发展计划时好高骛远、过于执著于“本土制造”,没有考虑到工程的复杂性和自身能力,这是导致其打造新一代潜艇部队时乌龙频现的重要原因。

目前,项目延期已加大了印度海军的作战困难,该军种现已受到水下装备老化的困扰。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