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保姆”是样样都得干还是术业有专攻?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王贺 黎立辉责任编辑:康哲
2016-08-08 08:13

在作战变革中发展

图中前排第二艘为航母战斗群中的“供应”级快速战斗补给舰

美军在作战中较多依赖于先进复杂的武器装备,然而装备的复杂性也带来巨大的保障隐患。由于现代战争是体系与体系的对抗,输入与输出都异常巨大,高消耗、快节奏的新型作战特点使快速、高效的后勤补给能力成为制胜战场的重要环节。

从“供应”级快速战斗补给舰的命名来看,美军很早就将综合补给能力纳入了作战体系。在几十年来不断积累的战争经验下,美军将这一思想加以运用升华,随着作战模式的不断变革而发展。2001年起“供应”级快速战斗支援舰陆续转隶归属到军事海运司令部,编制隶属的转变体现了美军对作战力量构成的全盘考虑,可以预见整个保障体系将在美军未来全局作战中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而言,“供应”级快速战斗补给舰存在的短板也是明显的。首先,该舰将支援舰、补给舰及两栖攻击舰的功能综合利用在一个平台上,是用较少的舰艇执行更多的任务,更加值得中小国家海军借鉴。但对大国而言,这种集中式的舰艇设计理念的不足之处十分明显,高威胁环境下的系统冗余量不足,多种功能的集成也容易导致各单项功能不如专用平台。因此,美国海军在对该舰的定位上是存在一定偏差与争论的。

其次,在海上作战中,快速战斗补给舰虽然位于航母战斗群中的防卫内侧,但由于其靠近航母,体型巨大,容易成为对手首要攻击目标。那么一旦战斗打响,该舰将被动挨打,极有可能在首轮交锋中就被击沉毁伤,一旦后勤供应被切断,那么整个战场局面将被逆转。在现代战争中,打掉敌人的战争潜力同样是一种手段,也许这将是航母战斗群的软肋所在。

另外,评判一种武器是否有效一定要结合该国的具体使用环境。在和平时期,美军难以遇到高威胁的海上战场环境,快速战斗支援舰虽然单项功能较弱,但仍可以完全满足美国海军的任务需求。不过随着其他强国海上作战特别是体系作战能力的不断提升,美军快速战斗支援舰在作战行动中的脆弱性将明显增加其作战负担。

至今,“供应”级快速战斗支援舰已服役近20年,在一些方面难以适应战场新的变化与需求。虽然美国海军尝试用“凯泽”级燃油补给船和“刘易斯与克拉克”级干货弹药船协作取代快速战斗支援舰并有所进展,但作战效果并不让人满意。据最新的美军造舰计划显示,“供应”级快速战斗支援舰将于2034年开始退役。虽然已显老态,但这款航母“保姆”还会在大洋上继续奔波一段不短的时间。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