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彩虹”如何飞入云端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胡尔根 田沛羽 孟岚责任编辑:李文慧
2017-07-13 17:27

翼展45米、表面布满太阳能电池板,外形“科幻”;未来一次飞行可达数月甚至数年,具备“准卫星”特征;可充当空中移动WIFI基站、能高空实时监视定位,应用前景广阔……前不久,我国彩虹太阳能无人机成功完成20000米以上高空飞行试验,使我国成为继美、英之后,第三个掌握临近空间太阳能无人机技术的国家。

太阳能无人机被称为“大气层卫星”,不仅具备超高空飞行能力,而且因航时长、侦察范围广、生存能力强等特点,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一直从事飞行器空气动力综合技术研究,这些年他们利用技术优势,将目光投向无人机领域,在推出彩虹系列察打一体无人机后,再次放飞了我国首架临近空间太阳能无人机。具备完全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太阳能无人机“一飞冲天”,成为中国“智造”的又一创新之作。

从“云下”到“云上”,“彩虹”跨越的不仅仅是高度

谈到彩虹太阳能无人机,我们不妨看一组数据——

世界上最大的民航客机空客A380最大巡航高度:13000米

美国最先进的五代机F-22最大升限:19000米

彩虹太阳能无人机飞行高度:20000-30000米

从数据可以看出,彩虹太阳无人机明显“高人一头”,从“云下”到“云上”,飞上了一个全新高度。

“彩虹”的“爬高”过程并不简单。彩虹太阳能无人机项目启动伊始,研究团队便确立了超高空和长航时两大目标,让“彩虹”在技术性能上达到甚至超越国际同类型无人机。

在装备展示厅,笔者见到了彩虹太阳能无人机的模型。眼前的彩虹太阳能无人机造型奇特,整体设计简约流畅,机翼像是一张加装太阳能硅板的纸片。彩虹太阳能无人机总工程师石文介绍:“这种设计,是为了更好地提高无人机的升阻比,让无人机飞得更高。”

太阳能无人机完全靠“吸收”太阳能维持飞行,如果白天“吃不饱”,晚上就会“饿肚子”,“飞得远”便是一纸空谈。在一次飞行论证中,研发人员发现,随着纬度、海拔等条件变化,电池板吸收转化太阳能的效率会发生改变,直接影响到无人机的飞行安全。

“万米高空可没有加油站。”石文对笔者说,能源问题是太阳能无人机研发过程中绕不过去的拦路虎,研发团队尝试对控制系统进行升级,从外形的微小改进到分系统的逐级优化,最后利用高效率的太阳能电池板和轻质高效的输电电缆,延续了“彩虹”的飞行时间。

载重能力超过国外同类型无人机、关键技术实现国产化、在军民领域有广泛应用前景……作为中国“智造”的最新成果,彩虹太阳能无人机凭借超高空、长航时两大“法宝”,迈向世界先进水平。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