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好年货|闪亮的“二等功臣之家”
■北部战区陆军某工程维护团班长 刘栋
“这是我们特意准备的‘拥军春联’,祝你们在新的一年里生活红红火火,人人幸福安康!”春节前夕,团领导带着一名干事,专程来到我的老家山东枣庄,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领导、街坊邻居们的热烈掌声中,将二等功喜报和慰问金递到我的父母手里。临走前,大家一起把春联贴在了我家门上,并送上了新春祝福。
14年前报名参军时,我就听说部队会给立功官兵的家里寄送喜报,打心里好生羡慕。入伍后,我经常在脑子里描画自己立功受奖、载誉回乡的情景,就是这种“原动力”,让我下定决心要在部队干出个名堂来。
去年3月,我带领班组参加陆军“工程奇兵-2019”比武竞赛。已满33岁的我,要跟一众比我年轻好几岁的训练尖子同台竞技,心里除了兴奋,更多的是忐忑与不安。
现实远比想象中艰难。备战集训第一次长跑,我刚跑了1000米,胸口就像要炸开了一样难受,不得不在几个年轻战友的帮助下勉强跑完全程。
退出,还是继续?一时犹豫间,我反复告诉自己,你是班长,不拼一把,永远不知道极限在哪里!要想不辱使命,就得豁出性命。
从那之后,我每天坚持早起长跑、负重训练,日复一日地跟自己较劲。比赛当天,面对强劲的对手,我带领班组冷静应对,团结拼搏,最终拔得头筹,团里当即决定给我立功。走下赛场后的第一时间,我把取得的好成绩告诉了父母,因为我心里明白,这个消息最能让他们开心。
这些年,我深切感受到“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正在变成现实,家乡政府专门拿出一批事业岗位优先保障退役大学生士兵就业,不断提高义务兵家庭优待金,而且每逢重要节日,人武部或街道都会到家里走访慰问。我都快成了家乡的“征兵代言人”,这不,每到征兵季,很多同乡都会给我打电话,咨询有关拥军惠军的政策法规。
春节前,因为工作需要,我返回了连队,不能与父母一起过年,但这次跟着送喜报的队伍回家就是提前团聚了。本打算临行前给家里置办些年货,却被父亲拦住了,他说:“这一副春联,一张喜报,一块‘二等功臣之家’牌匾,就是给咱家最好的年货!”
(郭洪彪、闫飞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