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陈曾吉——
长兄牺牲,弟弟参军
■白亚东 中国国防报记者 屈雷宇
1930年5月,陈曾吉出生于吉林省延吉市长安镇磨盘村,兄弟四人中,他排行老大。“大伯哥人很好,童年时就知道处处让着比他小的孩子。”陈曾吉烈士的二弟媳金春今回忆说。1947年,时年17岁的陈曾吉响应政府号召,主动报名参军。金春今记得,她后来曾两次在村里见到过回家探亲的陈曾吉。
陈曾吉入朝参战后,母亲黄凤金无时无刻不牵挂着他,可直到签订停战协定的消息传来,望眼欲穿的她始终未能见到儿子平安归乡。
直到1955年,陈曾吉的烈士证送到了家中,家人才知道他已经牺牲。官方提供的信息显示,陈曾吉1950年随部队入朝作战。当年的7月1日,身为班长的陈曾吉在朝鲜江原道与敌作战中壮烈牺牲,年仅20岁。和烈士证一起送来的,还有一张陈曾吉的军装照片,这也是他留下来的唯一影像。
陈曾吉的母亲在临终前把照片交给二儿子保管,如今,在金春今老人家中,这张军装照,依然摆在屋内。
“后来陈曾吉3个兄弟都主动报名参军。”金春今老人回忆说,大伯哥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牺牲后,丈夫陈寿山和两个小叔子也纷纷报名参军。但乡政府考虑到要给陈家留下一个劳动力务农和照顾母亲,没有批准陈寿山入伍。陈虎山、陈虎吉两兄弟如愿参军,接过钢枪成为了光荣的解放军战士。
或许是陈家四兄弟踊跃参军保家卫国留下的红色基因使然,陈家后代也不甘落后,陈寿山家的两个儿子和陈虎山家的二儿一女,也相继参军报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