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网购单隐藏的涉密信息
■孙 卓
“您好,我店新推出一款运动鞋,现在下单能够优惠30元……”前不久的一个周末,武警兵团总队执勤第六支队某中队下士小郭拿到智能手机,正准备和家人视频通话时,却意外接到了某网商打来的推销电话。
挂断电话,小郭细细回想,终于想到,一次放假期间,他使用手机网购了一套运动服,在填写收货信息时,除写明电话外,还留下了部队代号及地址。
小郭及时将这个情况报告给中队干部,中队向上级反映。最终,支队保密委员会协调商家,将涉密信息立即清除,并监督小郭及时整改个人信息。
这次经历引发了基层官兵的讨论。大家感到,网上购物随意填写部队番号或代号等有关信息,会暴露军人身份,也会导致个别商家乘机收集官兵信息,推销有关产品。支队政委张昌明告诉笔者,上级对互联网使用管理有明确规定,不得存储部队代号、军线电话和人员职务等信息。军人在使用手机进行网络购物时,禁止暴露单位名称、部队地址、工作性质、官兵身份等应当保密的信息。“互联网上有许多陷阱,一旦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后果将很严重。”
由于方便实惠,网络购物成为很多官兵的日常购物方式。调查发现,小郭的情况并非个例,支队立即开展涉密信息清查活动,成立专项清理整改小组,由支队保密委员会及各大中队干部骨干担任成员,严格排查官兵在网络购物时留下的个人信息中是否存在暴露部队番号、代号、地址以及军人身份的情况。对发现的多项隐患进行专项治理,督导有关人员彻底整改。
近期,支队还为官兵下发《官兵网络购物防失泄密手册》,对官兵在网络购物时需要注意的事项予以明确规范。他们要求,快递人员不得进入营区,不定期对网购签收单、送货人、接收人等情况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隐患苗头及时通报,对违规违纪行为严肃处理。支队还将保密知识竞赛、《军人网购当适度》微课等内容纳入政治教育计划,引导官兵学法用法,切实增强保密意识,坚决杜绝失泄密隐患。
经过整改,支队官兵深刻认识到网络购物泄露军事信息的危害,保守军事秘密的意识明显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