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亟待改善
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非洲当前发展的核心目标,但是由于配套大型基础设施缺乏,吸引外资和技术面临挑战。
过去几十年间,中国累计帮助非洲修建和在建5675公里铁路,4507公里公路、9个港口、12个机场以及几十个会议中心、政府办公楼和议会大厦,为改善非洲基础设施滞后的状况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
非洲经济研究机构执行主任莱马·森贝特感谢中国对非投资帮助当地弥补基础设施短板:“如果没有中国的帮助,大多数非洲国家可能依然在艰难地为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筹资。”
数据显示,非洲目前每年的基础设施投资缺口约为500亿美元,尤其是在电力方面缺口巨大,这成为制约非洲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
非洲开发银行副行长让维·耶利泽表示,非洲仍面临着经济增长有限、基础设施建设欠缺、新增就业机会不足等挑战,需要增加基础设施投资,尤其在交通、能源、通信等方面的需求旺盛。这对具备技术和资金实力的中国企业来说是巨大机会。
农业合作方兴未艾
非洲拥有农业用地11.7亿公顷,但开发使用率不足30%,大量土地仍待开发。目前,28个非洲国家和83%人口的粮食安全仍然没有保障。
非盟委员会副主席姆文查说,农业是非洲发展的基础,也仍然是许多国家的支柱产业,中非在农业领域的合作对非洲国家来说意义重大。中国帮助许多非洲国家建设的农业示范中心和修建的水利设施对当地农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西非国家贝宁,中国农业技术专家支持棉花生产,帮助解决土壤肥力低下、生产成本高等难题,让示范农场的棉花产量翻了一番以上。在莫桑比克,中国企业投资近3亿美元开发水稻种植项目,引入大规模机械作业和先进种植技术,将亩产由原来的100多公斤提高到约400公斤。
截至2014年底,中国农业部已与17个非洲国家和组织签署31份合作文件,援建了22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
南非联合执政与传统事务部副部长巴佩拉说,中国鼓励企业赴非洲开展规模化农业种植、畜牧和农业加工,既能从合作中受益,又为非洲农业提高产量带来了先进技术并增加了就业。未来,双方还将在水产养殖、海洋捕捞等海洋经济领域开展合作,潜力巨大。
(新华社北京12月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