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上山下地还能这样活,红瑶女不再既定的人生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孙继炼 赵波 许东责任编辑:任爽
2017-03-31 16:52

一次在北京开会,何方礼了解到河南一家养殖场养殖美国牛蛙效益可观,便专程赶到河南学了技术,买了蛙种,带回瑶山推广养殖。

为了手把手教养殖技术,何方礼利用探亲假时间住进大山,和乡亲一起日夜守着蛙池。一天半夜,突然下起了瓢泼大雨。何方礼想起蛙池的塘口没打开,担心蛙池灌满水后蛙苗会跑光,便一骨碌爬起来冲进伸手不见五指的雨地里。坡陡路滑,他从一个高坎上摔下去。从昏迷中醒过来后,他又忍着剧烈的疼痛慢慢爬到蛙池,在雨地里整整忙了一夜。后来,牛蛙养殖成功了,赚了钱的乡亲乐了。古老的瑶寨第一次感受到了技术的力量。

为了让知识脱贫在乡亲眼里更有说服力,何方礼特别关心女童班学生的后续发展。他动员第一届女童班毕业学生兰仙英搞种养,不仅专门买了两只良种大黄羊、1000多株八角和1000多株板栗树苗送到她家,还从柳州市请来技术人员上门指导。仅3年时间,兰仙英家的大黄羊就发展到20多只,经济作物也年年丰收。附近几个村寨在兰仙英的带领下,家家户户都养起了山羊,种上了八角、百合等经济作物。

从何方礼到王伟再到现任指导员丁健,武警广西融水县中队的官兵换了一茬又一茬,红瑶女童班办了一届又一届,但智力扶贫的精神始终没有变,这个寄托着党和军队对红瑶人民大爱深情的“扶贫接力”始终在延续。

他们的接力,她们的希望。从找工作到找点子,从找资源到找技术……一届届红瑶女童班毕业的学生们只要有困难第一时间想到的一定是他们。

前年,得知韦艳萍家的板栗没有打开销路,眼看着要坏在地里,丁健一面邀请县城的师傅传授板栗深加工的方法,一面联系设立了“农村淘宝点”,不仅解决了韦艳萍一家的燃眉之急,还实现了多种农产品的网上交易,让瑶寨乡亲大开眼界。如今,一个个红瑶女的网店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大瑶山里的板栗、火烧笋、百合、杉木等土特产远销各地。她们说,今后大瑶山的产品一定要创个全国名牌——“红瑶女牌”。

2014年9月,首都北京,时任武警融水县中队指导员王伟当选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这一天,距离1994年中队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荣誉称号正好20年。

一个红瑶女孩正在家里烧火做饭。受“女不读书”的陋习影响,过去许多红瑶女只能在家干活。

武警红瑶女童班”开班时,一名红瑶女童在得知自己有机会上学读书后,流下了眼泪。

没上学时,红瑶女童很小就要上山下地干农活、做家务。图为一名女童在采摘果子。

山里孩子们纯真的眼神里透着对外面世界的渴望。

白云乡里的红瑶族主要以种植柑橘、杉树、八角为生,许多失学红瑶女童只能选择帮助家里干农活。图为红瑶女童在屋顶晾晒稻谷。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