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美丽的军营我们的家——某基地营房建设印象)
营区建设贯彻生态文明理念,营院由“盖起来”变为“美起来”;加强营区综合配套整治,营房维修由“修修补补”变为“标本兼治”;实行科学化正规化管理,营房部门由“消耗大户”变为“节约先进”……近年来,某基地营房部门按照全面建设现代后勤总体目标推进营房建设,一座座富有科学内涵和时代特色的现代营房相继建成,先后有2个单位被全军表彰为“生态营区”、11个单位跨入全军“绿色营区”行列、14个建设项目被二炮评为优质营房工程。
安居工程暖兵心
搬新家,过新年。元旦前夕,某导弹旅卫生队门诊楼、后勤分队宿舍楼、技术营食堂等单位营房“旧貌换新颜”,官兵从低矮的平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现代营房,实现了从“居者有其屋”到“居者优其屋”的转变。
这只是该基地打造“安居工程”的一个缩影。如今,该基地官兵在营区就能享受家的温馨,新式营具取代了“老家当”,小马扎换成了多功能折叠桌椅,网络、电话、电视等走进了班排,空气源热水器24小时提供热水。士官公寓内,空调、电冰箱、炊具等配套齐全,今年春节,该基地1000多名来队家属全部实现“拎包入住”新公寓。
据该基地后勤部领导介绍,家属随军政策调整以来,为让随军家属随队后有房住,基地党委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质量施工、高标准配套推进新增公寓住房建设,先后完成了近400套“鸳鸯房”的配套建设,凝聚了军心,鼓舞了士气,有力地促进了基层建设。
该基地还把官兵满意度作为安居工程的“晴雨表”,通过网络平台收集来自基层的意见建议,营房部门采取“挂号销账”的方式进行整改,先后解决了新兵训练用房及营具整治配套、基地机关干部私家车停车位建设、小散远单位临时来队住房建设、驻地团购商品房等官兵关心的安居问题。
数字生活很现代
为营产营具建立数字化档案,一个个条形码让营产营具有了“数字身份证”;研发“现代营房动态管控系统”,实现营产营具的全时段、全过程、全寿命监控,使营产营具“一举一动”尽在网控之中……盘点基地营区建设,“数字化”成为最抢眼的标签。
近年来,该基地营房部门着眼未来建营房,加大信息化基础建设投入,引入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打造要素数字化、保障智能化、资源网络化、管理可视化、监控全程化的现代化数字营区。
某旅转化运用二炮信息化试点建设成果,在装备库区、营门、油库及作战区地下库室等场所连接各类终端设备,实现重要点位可视化监控、库存物资条码化管理、后勤装备动态化运行。
“常规导弹第一旅”通过加装远传水电表、管压传感器和空气质量监测仪等智能化设备,管理员坐在数字营区监控室内,轻点鼠标就能完成路灯自动开关、灌溉系统自动启动停止和营区环境实时监控等工作。
一座座“数字营区”雨后春笋般崛起,官兵品尝到了智能化的甜头。某旅发射五营供水管道老化裂缝,维修申请通过局域网上传到营房动态管控系统,值班员网上批复,迅速找到两个节点之间的漏水处。维修队携工具前往,十几分钟就结束“战斗”,维修员吕立军高兴地说:“营区数字化让我们告别了一段营房资料查几天、巡查水电管网跑断腿的历史。”
(编者注:《火箭兵报》为第二炮兵政治部主办,军队内部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