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坚守底线,心里要有一根“定海神针”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邱建卿 张广辉责任编辑:杨红
2016-02-04 02:36

南宋诗人周紫芝在《竹坡诗话》中记载了一个“公烛之下不展家书”的故事:李氏家族有一人为官廉洁,一天,他正在烛光下办理公务,有人送来一封家书。他当即灭掉公家的蜡烛,点燃自家的蜡烛。大贤秉高鉴,公烛无私光。周紫芝所述这种公私分明、不越雷池半步的品行境界,着实令人叹服。

公私问题是一面镜子,公者千古,私者一时。焦裕禄同志临终前,面对留下的6个孩子和两位老人,却嘱咐妻子:“我死后,你会很难,但日子再苦再难也不要伸手向组织上要补助、要救济。”正因为他“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虽在兰考只做了475天县委书记,却树起一座高山仰止的丰碑,凝聚成至今仍然熠熠生辉的焦裕禄精神,人民把他的功业和名字永远刻在心里。相反,一些贪腐干部为一己私利拉山头、划“小圈子”,苦心经营,最后只换来锒铛入狱的悲惨下场。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中。一些人之所以跌倒在权力、金钱、美色等关隘上,在从政的道路上跑偏了、走歪了,就是因为内心定力不够,私欲膨胀,在糖衣炮弹面前或情不自禁,或心存侥幸,结果犯错、犯事、犯罪。定力好比“定海神针”,面对诱惑只有心存定力,才能有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有战战兢兢的戒惧意念,也才能避免在纷繁复杂的社会里迷失自我,让自己行稳致远。

北宋诗人林逋说:“私心胜者,可以灭公。”现实社会中形形色色的诱惑,难免会让人产生这样那样的欲望,进而引发心动,影响行动。对此,习主席鲜明指出:“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一个人战胜不了自己,制度设计得再缜密,也会‘法令滋彰,盗贼多有’。”“管住自己,天下无敌;放纵自己,追悔莫及”。对领导干部来说,不怕外界诱惑多么炽热,就怕内心自律溃败、价值崩塌。所以,不仅要在制度严管之下不能违规违纪,在惩戒威慑之下不敢铤而走险,更要在不断的党性修养中洁身自好,战胜“心魔”,坚守底线,发自内心地不愿去干有悖法纪的事情。

制度的防线是外在的,让人权衡利弊不伸手;心理的防线是内在的,让人自觉自愿不动心。心底无私天地宽,人到无求品自高。作为领导干部,要经常“洗心”,勤于打扫思想尘埃,做到“风吹云动星不动,水涨船高岸不移”,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真正将公权公用内化为修养、外化为行动、升华为信条、固化为操守,在公与私的较量中彰显共产党人的清风正气,不分心、不走神、不浮躁,不被私心杂念所扰,不为名利得失所累,永远谦逊平和,保持内心的坚守与宁静,恪守心灵的从容与淡定。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