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探营|37名种子选手整体“外嫁”的前前后后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张科进  奉雷  宋海军责任编辑:杨红
2017-04-18 04:07

2017年的这个春天,一个令共和国军人难以忘怀的季节。调整、转隶、移防、交流……随着一声声“足音”渐次叩响,“脖子以下”改革拉开了恢宏之幕,而其中的故事,便是强军征程中那一朵朵奔腾跳跃的“浪花”,生动而鲜明。

仲春时节,南国杨柳轻拂,解放军报记者踏访几座军营,采写了一组稿件——《听官兵讲故事》,以故事承载基层官兵在这一历史节点的家国情怀,记录他们的所思所盼、切身感受。这些故事,不仅是一个人、一群人的烙印,更是一个时代的烙印。

请看今日的《解放军报》文章《37名种子选手整体“外嫁”记》——

集训队成立大会现场。对以集训队为骨干组成的一支导弹新军而言,这张照片很有纪念意义。这一幕,清晰地标注出这支新生力量诞生的第一个足印,他们的历史从此开始书写。曾志球 摄

要不要为兄弟单位培养骨干?是算单位的“小账”还是改革的“大账”?

37名种子选手整体“外嫁”记

■解放军报记者 张科进 特约记者 奉雷 通讯员 宋海军

“请转告集训队的同志们,让他们不要担心后路问题,安心学习。”3月底,火箭军某导弹旅政委陈永华在电话中,向某新装备集训队教导员徐建伟通报了好消息,“上级机关对集训队的同志很关心,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将你们作为组建新单位的骨干整体移交。”

放下电话,陈政委如释重负。前不久,一纸命令拉开了该旅转隶的大幕,而此时正在科研院所、装备厂家跟学跟训的集训队队员却在心里犯嘀咕,担心自己的前途后路受影响。一连几天,都有人打电话到陈政委办公室了解情况。

他们为什么会担心?这事引起了记者的好奇。顺着这条线索采访,一个感人的故事慢慢浮现出来——

几个月前,该旅原所属单位领导在电话中告知,未来将以他们为基础组建一个新型装备单位。上级要求该旅党委紧前思考,尤其要做好新装备人才的准备工作,至于具体细节,由旅里根据单位实际情况统筹把握。

要不要立即成立集训队?这个问题在该旅引起了争议。有的官兵认为,改革当口,稳字为先,这个时候不能横生枝节,建议等“脖子以下”改革过后再干更稳妥;有的官兵则觉得,这项工作上级并没有硬性要求,何必自找麻烦;也有官兵建议,要不先做一些“务虚”的工作,对上级好有个交代;更有官兵坦言:为兄弟单位培养骨干,很可能赔本还赚不到“吆喝”,很不划算。这事即便不干,上下都能够理解,也不会有人责怪。

“如果只算单位的小账,确实是越算越不划算。但算一算战斗力的大账,那么压力再大,困难再多也得干。”旅党委会上,“一班人”就这个问题统一了思想。几天后,新装备集训队的筹组方案就摆到了旅领导的案头。

单位要发展,关键在人才。有人提议,集训队迟早要“嫁”出去,能不能借机分流一些人员……

对这种“甩包袱”言行,该旅领导进行了耐心引导和批评教育,随后将一批素质过硬的骨干配备到集训队。

集训队队长姚清华是该旅副总工程师,徐建伟是政治部组织科科长,两人一文一武,都是全旅数得着的优秀人才。

来到该旅的第二天下午,记者在集训队宿办楼见到了徐建伟,此时他正组织几名留守人员学习新装备知识。交谈中,徐教导员从抽屉中拿出一份人员名册说,所有人都是旅里各专业的骨干。当初选拔这些骨干时,旅党委专门强调,在尊重个人意愿的基础上,放手挑选。

技术室主任张翊安专业技术精湛,拥有多项科研成果,是名副其实的专业“大拿”;黄君明、周霞两口子,是旅里好不容易从地方航天科工集团挖来的专家,集训队将夫妻俩双双挑走;导弹发射车司机培养周期长、技术要求高,集训队挑走的三级军士长陈玉章,四级军士长刘军朋、文明等人,都是技术精湛的老司机;资深的修理骨干,二级军士长乔方强,也“嫁”到了集训队……

尽管爱才如命的旅长查显发有千般不舍得,但在集训队成立那天,他的表态毫不含糊:“我们不仅要把最俊的‘闺女’嫁过去,还要准备一份厚礼‘陪嫁’。”

集训队成立后,旅里又马不停蹄地与上级机关和工业部门联系,先后将30名队员送到武器生产厂家和导弹试验一线学习。由于正好赶上部队转隶,有的同志因此产生了忧虑情绪,怕“娘家”不管,“婆家”不要。该旅党委一边做好大家的安抚工作,一边将集训队的工作情况上报。新单位党委对他们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和好评,于是便出现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记者返京后,政委陈永华专门打来电话:“集训队的37人已离开旅队序列,一切正常。”话语中,有不舍,也有由衷的祝福。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