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时至今日,F-35的研发计划对于美国而言已绝不仅仅是军事工程,更是一项规模庞大的政治工程。由于拖延日久、预算超支惊人,美国国内对该项目的质疑声浪不断高涨。近日,美国空军上校迈克尔·皮鲁查在《空天力量》(ASPJ)杂志上发表长篇文章,建议空军像陆军砍掉“科曼奇”项目一样对待F-35,保留已经采购的F-22和F-35作为高端力量,停止继续采购、扩大F-35机队,同时采用5代机技术升级F-15和F-16,甚至使用低成本的教练改型攻击机进行本土防御。编者认为,F-35项目被终止的可能性不大,否则在美国的军/政两界都会引起地震。但诚如本文作者所言,由于F-35占据了大量资源,由此导致的美空军经费不足很可能在未来对美国的国防工业体系造成不良影响。
美陆军“科曼奇人”直升机项目对空军F-35项目的启示。
美国空军计划装备F-35A,最终取代越战后战斗机群中的大部分飞机。按照原先设想,这款隐身飞机不仅采用当前最新技术,造价亦不会高于其将取代的飞机。空军希望采购1763架F-35A,替换2001年在服役中的所有F-16、A-10 和F-117。F-117曾在海湾战争中大显身手,空军受此鼓舞,在海湾战争后制定的新飞机采购计划均注重飞机躲避雷达的低显性。F-35 联合攻击战斗机的设计目标是向美国空军、海军和海军陆战队以及若干盟国提供数种新式战机,并给美国空中力量带来划时代的变革。
然而迄今为止,这项采购计划却诸事不遂,五角大楼的采购计划主管称这个项目为“胡管乱理”,而且进度延误,预算超支。F-35不但没有像原先预想的那样成为成本适中,性能可靠,可在2015年大量服役的战斗机,反而交货期一拖再拖,成本不断攀升。其间,这项进度拖延、性能未达标、成本骤增的采购计划又迎头撞入了2011年预算控制法案营造的严峻预算紧缩环境里。但更需关注的是,该计划源自过去以北约为中心的几十年冷战经历,而且空军当时没有考虑到太平洋战区的需要,也没有想到敌方会拥有像中国那样的防空能力。有鉴于此,尽管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已经对该计划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预算现实应该促使美国重新审视空军对F-35计划的参与以及其战斗机群的未来。
美国陆军对“科曼奇人”(Comanche)直升机研制项目的处理是其航空史上一个具有魄力的决策,使得美陆军航空兵实现了现代化和装备更新。这个例子也为空军发展指出了一种可能方向,它应该启发空军认识到以下几点:一是空军对保障国家安全至关重要;二是任何一种飞机在保障国家安全中都从未证明非我不可;再一点是空军应该防止为了追求单一的作战平台而危害国家空中力量的整体作战能力。本文提出了另一种未来兵力结构,目标在于建设起一支机动灵活、战备全面、功能多样的空中作战部队,恢复在1990年代基本上被空军抛弃的“高低搭配”混合编制。文中把这种未来部队称为“替代部队”,它比按目前发展计划所将建成的部队具有更宽广的作战能力,且成本更可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