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国际资讯>>正文

日本老人谈日军侵华史:承认侵略战争才能进步

来源:新华网作者:刘秀玲 冯武勇责任编辑:吕欣彤2015-03-17 09:36

向后人讲述真实历史,才能实现世代和平

——三位日本老人谈日军侵华亲历

新华网东京3月16日电(记者刘秀玲 冯武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虽未从军但亲历了日本侵略中国的三位日本老人,15日在日本琦玉县琦玉市一个中日友好活动上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彻底反省历史是日本与邻国建立友好关系的前提,承认侵略战争、向后人讲述真实的过去,才能形成对战争的正确认识,实现世代和平。

岩本农夫雄1945年进入日满工业学校学习时,距离日本战败只剩下三个月。对于那段经历,他这样说道:“我们被旧日本军强制拖到了中国工作,协助了日本军,也是间接参与、支持了战争。”

岩本表示,不管首相安倍晋三今后会发表什么样的谈话,正确的历史认识始终应像“村山谈话”中所讲,日本的殖民统治和侵略给许多国家特别是亚洲各国人民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和痛苦。“我们的确是去‘侵略’的,我们应该继承‘村山谈话’,”他说。

岩本现年85岁,当初跟他一起学习的同学几乎都已经去世。“经历过战争的人逐渐老去,整个日本社会对战争的记忆日益稀薄。如何让后代正确认识战争,这依赖于社会开展的正确历史教育。”他说,“‘侵略’的字眼之所以从日本历史教科书中消失,是日本政府的政策结果。我们应该向下一代讲述真实的过去,教科书上也应该明明白白地写上‘日本在过去发动了侵略战争’。不管怎么说,日本是必须要道歉的。”

现年83岁的桥村武司就“安倍谈话”表示,在战后70周年发表的谈话应该符合“村山谈话”精神,其中最重要的是对历史进行彻底反省,以获得周边邻国的信赖,实现相互友好,“我个人认为安倍没有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反省”。

桥村并未直接参与战争,但战时的记忆令他十分反感企图重走军国主义道路的右倾主义。他反对安倍的右倾思想,也对安倍企图修改和平宪法、建立国防军感到不满。桥村说:“如果只是为保卫国家是不需要军队的,我们应该在战争发生前通过对话解决问题。军备本身是一种浪费,也无益于经济发展。日本之所以在战后取得巨大的发展是因为日本没有在军备上浪费财力和精力。”

“日本应该向德国学习,德国对历史进行了彻底反省,才与法国和周边邻国实现了友好。日本目前的做法令人遗憾。”桥村说。

桥村1943年来到中国东北,在伪满学校里,他接受的是军国主义教育,学习如何为战争服务。日本战败之后,他与父亲留在中国协助建设了从甘肃天水到兰州的铁路,“也算是为中国尽了一点绵薄之力”。

“关东日中和平友好会”会长新宅久夫1935年出生于长春,他将中国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当初我父亲在满铁医院做药剂师,二战爆发以后,很多人被强制拉上战场,我父亲算是比较幸运的,一直没有当过兵。”提起在中国的经历,他言语中透露着庆幸。

“安倍出生于战后,他没有经历过也丝毫不了解战争的悲惨。在历史认识上,安倍完全继承了其祖父的右翼思想,否定侵略、否认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结果,其历史认识是错误的,而这种思想在安倍执政下也给部分年轻人造成了影响。”新宅说。

“目前日本年轻人政治参与度低,认为现在发生的一切与己无关,这是错误的。毕竟,如果将来真的爆发战争,上战场的是年轻人。”新宅认为,日本的年轻人应该站出来反对战争,勇于对安倍政权提出自己的反对意见。

新宅说,安倍通过对媒体的控制,屏蔽了大部分对其不利的言论,让媒体为政府站台、背书。要抵制这种影响,反对运动不可或缺。“虽然我们年纪大了,力量也可能很小,但放任(安倍政府)下去,只会更加恶化。”新宅表示,中国古话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他们将继续为守护和平、为日中友好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