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2月10日电 红包,这是春节的热门话题!
近日,瑞士一项被坊间称为“全民发工资”的公投议案惹红了国人的眼。人均可支配收入本来就已经位居全球前列的国家,居然还要为每名公民再派送每个月2500瑞士法郎(约合人民币16500元)的“红包”?这种“天上掉馅儿饼”的美事让很多人慨叹。
不过,先别急着羡慕嫉妒恨,整件事情是否真的如看上去的那么美吗?听听新华国际客户端真相君怎么说。
【以“尊严”的名义】

其实,这项公投议案的真实名称叫做“无条件基础工资”(unconditional basic income)动议,它由包括教师、记者、政客甚至说唱歌手等在内的几名瑞士独立知识分子联合发起,要求政府向所有瑞士公民,无论其就业与否,发放一份能保证其可以“有尊严地生活”的基础工资,并将这一规定纳入宪法。
这项议案的倡议者认为,目前瑞士的就业环境并不足以为所有人提供工作机会,而国家社保体系也没有覆盖到所有人,因此只有通过发放全民津贴的方式才可以填补社保体系的这块漏洞。
倡议者同时强调,全民津贴让人们不会再为自己的生存状况忧心忡忡,会让他们有更多自由来选择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他们建议(注意是“建议”),向瑞士成年公民和未成年人每月分别发放2500瑞郎和625瑞郎,来保证他们的生活质量。
【集齐签名“召唤”公投】
根据瑞士法律,一项议案只要在一年半内收集到10万个国民签名,这项议案就会进入“全民公投”的程序。

瑞士总人口约800万,因此发起公投只需要1/80的民众支持即可。
“无条件基础工资”提案在2013年10月最终集齐了10万个签名,于是也就顺理成章地“召唤”公投出现了。
需要澄清的是,预计于今年6月5日举行的公投中,瑞士民众只需要对“是否支持将无条件基础工资纳入宪法”这一议题投下赞成票或反对票,而并不需要对具体的工资额度表态。
所以,即便公投通过了这项提案,并不意味着瑞士人就能每个月拿到2500瑞郎,针对工资额度和发放方式的讨论和博弈仍会继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