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战斗力标准,建立经常性检验评估与纠错机制
任何一国的军事改革都不是为改革而改革,而是为了使军队组织形态更好地适应军事技术和战争形态的发展,从而进一步提升作战能力。因此,战斗力标准是检验改革成果最为有效的尺子。美俄等国在改革实施过程中,同步建立了改革评估与纠错机制,确保改革方向不偏差、改革举措落实到位。
俄军在2008年开启的“新面貌”改革中,对体制编制、部队结构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调整。为检验这些改革举措的正确性,俄军每年都要举行若干次战备突击检查和一次大规模的战略战役演习,以便在实战化训练中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比如,2010年俄军撤销了国防部战斗训练和队务总局,把领导和协调全军战斗训练的职能交给了陆军总司令部。然而演习结果表明,把协调各军兵种战斗训练的职能交给某个军种,必然导致各军兵种在组织战斗训练时各自为政,各军兵种战斗训练计划和标准缺少协调,跨军种战斗训练组织效率低下。俄军在2012年底及时重建国防部战斗训练总局,使对各军兵种战斗训练的统筹规划和管理协调工作得到了加强。再比如,还是在“新面貌”改革中,俄空军航空兵部队实行基地结构,共设7个一级基地、8个二级基地。但在演习训练中发现,这种基地式配置部署过于集中,机场间隔往往上千公里,不利于远程机动。而原有的“一个机场部署一个航空兵团”的模式有利于提高各机场的作战保障水平。正如俄国防部长绍伊古所说,“建立大型航空兵基地有利于省钱,却不利于应对潜在威胁。”2013年底,俄航空兵结构调整为师团结构。2015年,俄空军又再度将原来的防空司令部恢复为集团军体制。
美军主要通过战争实践来检验改革成果,总结经验、修正方向。伊拉克战争后,美第1陆战师、第3步兵师分别发表了《“伊拉克自由”行动的经验教训》《“伊拉克自由”行动战后报告》等数十万字的报告,就战时的人事、情报、作战、后勤、通信等方面的教训进行了系统的总结,提出了相应建议。此外,美国政府建有较为完善的纠错改正机制,特别注重以官方报告为载体总结经验教训甚至自我否定,及时进行修正。美国防部发布的《四年防务评估报告》和《国防战略报告》,都会根据训练和战争实践,对改革的思想、方法、模式进行调整,以适应军队建设与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