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为何高调纪念“胜利日”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马建光责任编辑:黄杨海
2016-05-09 17:38

“胜利日”里谋胜利

——俄罗斯高调开展“胜利日”纪念活动

■国防科技大学国际问题研究中心 马建光

5月7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俄进行“胜利日”阅兵彩排,T-90A主战坦克编队驶过红场。  新华社记者白雪骐

据俄罗斯媒体报道,为筹办“胜利日”庆祝活动,俄首都莫斯科连日来多次举行“胜利日”阅兵彩排活动。俄此次“胜利日”阅兵活动将再次“盛装”举行,包括T-14“阿玛塔”坦克和“伊斯坎德尔-M”战术导弹在内的一大批俄军先进武器装备将通过红场接受检阅。除了盛大的阅兵活动,俄还将继续在全境举行民众游行和其他纪念活动。事实上,俄罗斯近年来高调举行“胜利日”庆祝活动,不仅仅是为了铭记历史、纪念胜利,更是将庆祝活动作为“凝心聚力”的重要形式。在高调纪念活动已经成为俄民族传统的同时,俄罗斯正通过混合手段捍卫国家利益,并围绕“胜利日”纪念活动在国际舆论场不断夺取新的胜利。

不忘历史 高调纪念成民族传统

俄罗斯的“胜利日”定于5月9日,已经成为俄罗斯民族的传统活动。自1945年直到苏联解体,苏联政府每年都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盛大的纪念活动,用以缅怀先烈、纪念胜利。苏联时期,“胜利日”当天在红场举行盛大的阅兵式,全国放假并举行各类民间庆祝游行、音乐会和向老战士、烈士纪念碑献花活动。1995年4月19日,俄联邦国家杜马通过法令规定5月9日为全民性节日,在法律上重新确立了“胜利日”在俄罗斯的永久性地位。

事实上,“胜利日”是新年之后俄罗斯的又一盛大节日。每逢“胜利日”,俄罗斯每个城市都会组织一系列的纪念活动。“胜利日”当天将在红场举办传统阅兵式,鸣放礼炮,开展慰问二战老兵的活动。除了规模盛大的阅兵仪式外,俄罗斯人民还纷纷走上街头,佩戴具有俄罗斯民族特色的“乔治丝带”,在活动中凝聚人民的力量。“胜利日”纪念活动也成为俄罗斯人民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反对侵略的重要仪式。

2015年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庆祝活动当天,俄境内共有28个城市同时举行阅兵仪式,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白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和亚美尼亚也在各自首都举行阅兵仪式。其中仅参加红场阅兵活动就包括1.5万名俄罗斯军人和1300多名来自中国、印度、塞尔维亚等国的外国军人。现场展示包括反法西斯斗争的“历史”部分和高精尖武器装备的“现代”部分。此外,俄国内还安排有70座城市举行有军人参加的庆典活动,并展示各类武器装备。俄海军也在5个重要基地举行海上阅兵仪式,俄全国参与“胜利日”庆祝仪式的军人总数超过10万人。

自乌克兰危机以来,俄罗斯面临着西方世界“政治孤立、经济制裁、军事打压、舆论唱衰”的巨大压力。在当前俄罗斯与西方依然存在摩擦这一潜在可能的特殊背景下,高调开展“胜利日”纪念活动,宣扬俄罗斯人民在二战中付出的巨大贡献,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