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结果23日揭晓,前绿党领导人亚历山大·范德贝伦险胜奥地利自由党候选人诺贝特·霍费尔,在最后时刻阻止了这个国家出现欧洲第一个来自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总统。
分析人士指出,虽然霍费尔落败,但实际选情表明,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在奥地利得到空前的民意支持。这显示,民众对国家现状充满担忧和不满,要求变革。同时此次选举也为欧洲其他国家敲响警钟。
范德贝伦何以反超
范德贝伦在第一轮投票中大幅落后霍费尔,为何在第二轮却能够成功反超?统计显示,大多数在第一轮投票中支持社民党和独立候选人的中左甚至中右立场的选民,在第二轮投票中选择了范德贝伦。包括总理克恩等社民党和人民党政要也都明确表示支持范德贝伦。
72岁的范德贝伦是经济学教授,持中左立场,总体上对难民持比较包容的态度,主张建设一个开放的、融入欧盟的奥地利。分析人士指出,选民支持范德贝伦的主要理由包括:他能更好在国际舞台上代表奥地利,更好地处理国际关系。而至关重要的是,在他的背后有一个阻止右翼民粹主义分子上台的联盟。
范德贝伦23日在选举结果揭晓后对媒体说,他的目标是与联邦政府和议会成为建设性邻居。
范德贝伦在竞选中曾表示,他将不会介入政府的具体政策,对外将为奥地利经济界争取更多市场。奥地利经济依赖出口,从开放的欧洲市场、开放的边界中受益。怀疑欧盟、甚至主张退出欧元区,意味着奥地利将失去许多就业岗位。
分析人士指出,随着范德贝伦胜出,克恩领导的奥地利新政府松了一口气,可以抓住机遇重振经济,增加就业,重新赢得民众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