臆造的威胁:历史天平上的南海仲裁案

来源:新华社作者:冯武勇责任编辑:陈婕
2016-07-18 11:26

臆造的威胁——历史天平上的南海仲裁案(五)

“我联合国人民同兹决心,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重申……大小各国平等权利之信念。”

《联合国宪章》的序言开宗明义:国不分大小,权利平等。

这也意味着,国际事务中,不能以国之大小论“是非”、断“是非”、定“是非”。

而在南海问题上,美国热衷于以“大小”臆断事情的是非曲直,给中国维护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正当行为贴上“以大欺小”的标签,凭空制造中国威胁周边国家的假象,这假如不是恶意误导舆论,显然是犯了基本的逻辑错误。

梳理最近一年多来的公开报道,可以清晰发现,所谓“以大欺小”论,与“自我孤立”论、“海上长城”论等各种荒腔走板的论调如出一辙,均为美国白宫、国务院、五角大楼一众高官精心设计、包装、散布的舆论炮弹。

2015年1月,美国助理国务卿拉塞尔与菲律宾副外长共同会见记者,抛出“大国不能欺负小国”;同年4月,美国国防部长卡特在东亚之行、总统奥巴马在访问牙买加期间发表类似表态,宣称中国正利用“块头和肌肉”挤南海地区一些“小国”;2016年2月,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副助理罗兹“强调”,不能通过“以大欺小”解决任何领土争端;5月上旬,拉塞尔再次跳出来称,“航行自由”对“小国”很重要,要避免他们的渔船和货轮遭“大国”阻拦;5月下旬,奥巴马在访问越南期间发表演讲,“大国不应威胁恐吓小国”。

对于美国的“大小”与“是非”挂钩论,中方的表态一贯明确,且逻辑明晰:一,中国在国际关系中一向倡导大小国家一律平等,反对大国欺负小国,同时也认为小国不能无理取闹;二,大小国家一律平衡,不仅是指权益上的平等,也是指在适用国际规则上的平等。

事实上,无论是溯源中国传统的政治哲学,还是考察西方殖民统治东南亚地区之前的中国睦邻之道,都能得出一个结论:中国与美国念兹在兹的“以大欺小”逻辑和实践格格不入。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