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大会,中国与世界共探“后《巴黎协定》”之路

来源:新华社作者:杨骏 刘锴责任编辑:杨红
2016-11-08 18:53

努力——中国以行动推动全球气候治理

马拉喀什气候大会,是继《巴黎协定》生效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落实协议的重要一步,也将对全球经济发展模式起到深远影响。普通民众已能隐约感到,这或许是加速治理雾霾等污染的一个机会。

风云际会的大会,谋篇布局的协定,对中国意味着什么?它仅仅是抑制雾霾这么简单吗?而中国为何始终积极推动并参与实施协议?

不充分的发展与高速发展带来的副作用在同一片土地上同时存在,这不仅是中国的烦恼,也是几乎所有发展中国家共同的难题。

在为13亿人解决了温饱的同时,中国政府将怎样解决事关人民更好生活的生态问题?世界怀着复杂的心情看着中国。而当中国将目光投向世界,发现并无先例可循。

中国探索构建生态文明的过程,必须走自己的路。

而推动《巴黎协定》的达成、生效与未来的实施,积极推动气候谈判进程,是中国统筹国际和国内两个大局、协调近期与长远发展、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决策。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中国智慧与行动对《巴黎协定》的达成与生效功不可没。

中方已表示,对下阶段全球气候治理进程充满信心,愿同各方一道,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巴黎协定》主渠道和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加强沟通合作,为构建合作共赢、公正合理的全球气候治理机制作出贡献。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除了积极推动气候大会达成协定、批准和交存协定以及出资设立“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外,中国也正用自己的行动与智慧,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带路”——探索一个可资借鉴的绿色发展模式,助力全球气候治理,以及向生态文明转型。

面向未来,中国把生态文明建设列为“十三五”规划重要内容,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中国还在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提交的国家自主贡献文件中提出,使二氧化碳排放于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实现,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到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

法国作家雨果说:“最大的决心会产生最高的智慧。”中国正以最大的决心、最高的智慧走出绿色发展之路。

中国积极参与气候谈判和全球气候治理,是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推进建立公平有效的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机制、实现更高水平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合作共赢国际关系的伟大实践,也是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经之路。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