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天鹅”群起,西方社会怎么了?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万宇责任编辑:李晨
2017-01-06 10:07

“黑天鹅”群起,西方社会怎么了?

■国防科技大学国际问题研究中心 万宇

2016年6月24日,英国出人意料地公投“脱欧”引发欧洲震动;大西洋彼岸,政治“门外汉”特朗普出人意料入主白宫;被各界寄予厚望的意大利宪改公投大爆冷门……回顾2016,欧美国家“黑天鹅事件”频出,余震犹存;展望2017,新的“黑天鹅”已若隐若现——2017年法、德、荷等欧洲国家将迎来大选,但是大选前夕主流政党支持率却不断走低,极右翼政党异军突起,势头正盛的民粹主义给欧洲一体化前景笼上了厚厚的乌云。

“黑天鹅”群起,让世人疑惑:一直光鲜亮丽的西方社会这是怎么了?几次“黑天鹅事件”,看似偶然,实则必然。“黑天鹅”的翩然起舞,是全球化与反全球化、精英与大众矛盾长期发展的必然结果。

全球化与反全球化

唐纳德·特朗普在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中获胜,当选新一届美国总统。
 

全球化与反全球化,这对矛盾相伴而生,始终斗争。早在2000年,德国《世界报》刊登的一篇题为《全球化及其反对者》的文章便指出:全球化创造的财富越多,反对全球化的行动就越咄咄逼人。

全球化是大势所趋,它促进了资本、产品、人员的流动,促进了科技的发展,促进了财富的创造。民众反对全球化,实质是反对以“西方化”为主的全球化模式,反对“财富完全流入富人口袋”的局面。正如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在《千年报告》中指出:“很少有个人、团体或者政府反对全球化本身,他们反对的是全球化所带来的悬殊差异。”全球化遭遇寒流,不是全球化的失败,而是“西方化”这一全球化模式难以为继的正常现象。

经济结构的变化导致西方社会结构的变化,进而又对政治体制变革提出要求,但是西方政治体制并没有作出回应。西方政治体系失去了对资本和利益集团的控制力,使原本的福利体系难以为继,社会公共服务流失。经济全球化带来整体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公平分配的问题。社会财富流向富人口袋,民众财富却严重缩水;科技发展促进实体产业的转移,而底层蓝领工人的就业机会却大幅减少。

美国和欧洲是全球化的中心,也是“反全球化”的中心。西方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受益最大,涌现了苹果、微软、谷歌等一大批经济巨擘。随着科技的发展,自动化生产取代人力,大量制造业迁往劳动力成本低廉的地区,在西方发达国家造成产业空心化、就业困难等问题;另一方面,获得巨大利润的巨擘们不愿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在缺乏国际有效监控和管理的情况下,巧妙利用“海外避税天堂”少交税甚至不交税。美国税收公平中心和公共利益研究中心联合发起的调查显示,为逃避税收责任,有近四分之三位列财富500强的美国大企业在海外藏金,总额高达2.1万亿美元。

西方财富分配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贫富鸿沟不断扩大。据统计报告显示,美国0.1%的富人与90%的平民所拥有的财富不相上下。而过去20年,美国1%最富有的人财富增长86%,其余人口的收入不增反降。美国家庭收入也从中产阶层家庭向高收入家庭转移,中产阶层家庭收入比重不断下降。作为“社会稳定器”的中产阶级不再是美国社会的主力军,呈现“空心化”趋势。英、法、德、意等欧洲国家贫富差距也不断拉大,年轻人的贫困率逐年攀升。

“西方化”的全球化模式也未能应对移民问题。经济全球化极大促进了人口的流动,外来移民在给西方社会作出贡献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面对民众的焦虑,政治精英起初罔顾民众情绪,未能采取正确措施,等到矛盾尖锐化,亡羊补牢却已无力回天。民粹主义则抓住政府的不作为,别有用心地反复渲染,不断将矛盾争议化、对立化、扩大化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